近期,中国证监会对两名基金从业人员——“85后”许文峰和“90后”马钰焰——作出的行政处罚再次将基金行业内部的乱象暴露于公众视野。许文峰因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内幕交易,造成巨额亏损,被罚款153.82万元并被禁入证券市场5年;马钰焰则因未按规定申报证券交易,被罚款3万元。
许文峰案的严重性在于其利用职务便利获取未公开信息,并与他人合谋,控制20个证券账户与相关基金产品进行趋同交易,造成超过700万元的累计亏损。此案并非个例,它再次凸显了基金行业内部信息泄露和利益输送的严重问题,以及“老鼠仓”现象的顽固性。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
马钰焰案则反映了部分基金从业人员合规意识的缺失。她未按规定申报个人证券交易行为,看似情节较轻,但却暴露出行业内部的管理漏洞和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这提醒我们,加强合规管理和教育培训的重要性,绝不能掉以轻心。
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基金行业的监管,例如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指南》。然而,“老鼠仓”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这表明现有的监管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未来,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同时,完善举报机制,鼓励更多的人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除了加强监管,基金公司也需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合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要建立健全的利益冲突防控机制,堵塞制度漏洞,从源头上遏制“老鼠仓”行为。此外,还可以引入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交易行为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违规行为。
总而言之,彻底根治基金行业的乱象,需要监管部门、基金公司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合规意识,才能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