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各地积极探索运用5G、AI、大数据、区块链和图像识别等技术,构建实时动态的食品安全闭环联动监管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这标志着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然而传统监管模式存在诸多挑战。食品安全领域点多面广,监管任务繁重,人工监管模式难以覆盖所有环节,效率低下且易出现监管盲区。各类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监管薄弱环节。

智慧监管模式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效实现实时可见、即时可判、全域可控、全程可溯。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区块链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中的应用:

  • 产品溯源: 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信息,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快速锁定责任方,有效防止造假和以次充好。
  • 信息共享: 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分布式账本,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在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安全、透明地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
  • 数据安全: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保证了食品安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恶意修改或删除,提高数据可靠性。
  • 监管效率提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智慧监管模式并非取代人工监管,而是对其有效补充。它利用技术手段增强监管能力,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专业人员仍然需要对数据进行监控、整理、整合和分析。

推广智慧监管模式需要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互联网+”智慧监管新途径,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移动监管、远程监控、智能分析及精准防控的科学监管模式。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模式,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让“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安全、可靠、透明的食品供应链。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