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试点城市试点成功后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旨在补充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不足。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现收现付模式的基本养老保险面临可持续性挑战,而企业年金覆盖率也有限。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允许个人自愿参与,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

试点期间,个人养老金制度取得了开户人数超过7000万的积极成果。然而,“缴费冷”现象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投资产品同质化、领取条件苛刻等。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将国债纳入产品范围,增加指数基金选择,放宽领取条件,探索默认投资服务,简化线上购买流程等,以提升参与积极性。

未来,个人养老金制度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要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作用,增强其吸引力;同时,需要持续提升投资产品的长期稳健收益率。此外,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解决新问题,不断优化制度设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居民的养老需求。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