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这潭水啊,深不见底,妖魔鬼怪横行。Bankless 这群分析师,平时装得人模狗样,好像掌握了什么财富密码,其实啊,跟街边算命的也没啥区别,都是靠一张嘴忽悠人。但没办法,韭菜就是喜欢听故事,明知道是毒药,也忍不住尝一口。所以,今天就来扒一扒 Bankless 这份山寨币点将录,看看他们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记住,以下内容纯属个人吐槽,信不信由你,反正亏了别找我!
今年这行情,简直就是坐火箭!比特币嗖嗖嗖地往上蹿,突破 12 万美元,简直让人怀疑人生。更离谱的是,以太坊这个“万年老二”,也跟着鸡犬升天,突破 3100 美元。市场上一群“砖家”开始鼓吹“山寨季”要来了,说未来一两个月,各种妖魔鬼怪都要出来蹦跶。
我说啊,这“山寨季”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庄家割韭菜的借口罢了。空气币、传销币,包装得花里胡哨,本质上还是庞氏骗局。但没办法,人性就是贪婪,总有人相信自己是那个能全身而退的幸运儿。所以,韭菜们,捂紧你们的钱包吧,别被这些“砖家”忽悠瘸了!
接下来,重头戏来了!Bankless 这群“砖家”煞有介事地列出了他们看好的山寨币名单。我跟你说,这份名单啊,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他们推荐的币,要么是庄家已经埋伏好的,等你接盘;要么就是纯粹的空气币,割完你就跑路。当然,也不排除他们瞎猫碰上死耗子,真推荐对了几个。但这种概率,跟中彩票也差不多。
所以,以下内容,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扒一扒这些币的底裤,让大家看清楚他们的真面目。记住,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亏了钱,别来找我哭爹喊娘!
Euler (EUL):DeFi 新星?还是高风险游戏?
Euler,号称是 DeFi 借贷市场的“明日之星”,TVL(总锁仓价值)蹭蹭蹭地往上涨,看起来很诱人。他们家搞了个 EulerSwap,说是“更智能的 DEX”,能解决资金闲置、抵押品效率低的问题。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本质上还是在玩 DeFi 那一套高风险的游戏。
DeFi 借贷市场,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还旧。一旦市场崩盘,或者出现黑客攻击,那整个盘子就彻底炸了。Euler 的跨市场再抵押机制,更是把风险放大了好几倍。所以,投资 Euler,就跟玩俄罗斯轮盘赌一样,刺激是刺激,但一不小心就Game Over。
Pudgy Penguins (PENGU):元宇宙萌物,能否飞上天?
Pudgy Penguins,一群胖乎乎的企鹅,在元宇宙里卖萌。他们家搞了个 PENGU 代币,说是要进军游戏领域,让 PENGU 成为游戏内的“硬通货”。听起来很美好,但问题是,他们的游戏还没影呢!
元宇宙游戏,现在还是个概念,能不能火起来,还是个未知数。PENGU 代币,现在更多的是靠炒作,靠社区共识。一旦热度退去,或者游戏失败,那 PENGU 也就跟着凉凉了。而且,这种靠社区驱动的代币,很容易被庄家操纵,割韭菜更是家常便饭。所以,投资 PENGU,就跟追星一样,粉丝滤镜很重要,但也要小心被偶像塌房。
Spark (SPK):空投后的逆袭?还是漫漫熊途?
Spark (SPK),是个 DeFi 项目,搞了个空投,结果空投完就一路下跌,简直是“空投即归零”的典型案例。Bankless 居然还看好它,说它被低估了,空投抛压减弱后会反弹。我只能说,他们真是太乐观了!
SPK 的模式,本质上还是靠补贴挖矿,吸引用户。这种模式,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就是个无底洞。SPK 代币会源源不断地增发,稀释现有持有者的权益。而且,DeFi 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SPK 想要突出重围,难度非常大。所以,投资 SPK,就跟抄底一样,风险极高,一不小心就被埋在山脚下。
Lido (LDO):以太坊质押霸主,能否重振雄风?
Lido (LDO),是以太坊质押领域的“老大哥”,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最近,Lido 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Bankless 居然还看好它,说是因为监管环境变好,LDO 会受益。我只能说,他们选择性失明!
Lido 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中心化,容易受到监管的打压。而且,随着以太坊质押领域的竞争加剧,Lido 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新的质押项目层出不穷,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所以,投资 LDO,就跟买夕阳产业的股票一样,虽然有历史积累,但前景堪忧。
Aave (AAVE):借贷巨头,还能再创新高?
Aave (AAVE),也是 DeFi 借贷领域的巨头,TVL 和活跃贷款规模都很大。Bankless 看好它,说只要 ETH 价格持续上涨,AAVE 就能从中受益。这个逻辑没问题,但问题是,ETH 价格会不会一直涨呢?
Aave 的风险在于,它开始接受一些奇奇怪怪的抵押品,比如 Pendle 本金代币。这些抵押品,风险很高,一旦出现问题,Aave 也会受到牵连。而且,DeFi 借贷市场,竞争激烈,Aave 也面临着后来者的挑战。所以,投资 AAVE,就跟买大盘股一样,稳是稳,但想要获得超额收益,难度很大。
Maple Finance (SYRUP):高收益的诱惑,还是高估值的陷阱?
Maple Finance (SYRUP),是个 DeFi 借贷平台,最近表现很抢眼,存款量增长很快。Bankless 看好它,说它能保持高收益率。但问题是,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Maple Finance 的风险在于,它的估值已经很高了。跟其他 DeFi 平台相比,SYRUP 的 FDV/TVL 比率偏高,这意味着它已经被高估了。而且,DeFi 借贷市场,竞争激烈,Maple Finance 能否保持高收益率,还是个未知数。所以,投资 SYRUP,就跟买成长股一样,前景诱人,但也要小心估值过高。
看完了 Bankless 推荐的“潜力股”,现在来看看他们不看好的“垃圾币”。我跟你说,这份黑名单啊,也未必靠谱!说不定人家庄家早就想出货了,故意让 Bankless 来唱衰,好让韭菜们割肉离场。
所以,以下内容,我依然会用我犀利的语言,扒一扒这些币的底裤,让大家看清楚他们的真面目。记住,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亏了钱,别来找我上吊!
Derive (DRV):Pro版升级,能否力挽狂澜?
Derive (DRV),是个交易所,搞了个 Pro 版升级,据说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保证金要求。Bankless 不看好它,说是因为它的用户数据太烂了,升级也没啥用。我觉得,他们说的有点道理。
交易所这种东西,关键看用户量和交易量。如果没人用,或者交易量很小,那再好的技术也没用。Derive 的问题在于,它在竞争激烈的交易所市场,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用户粘性很差。所以,投资 DRV,就跟投资一家没啥竞争力的公司一样,前景黯淡。
Movement (MOVE):丑闻缠身,投资者信心崩盘?
Movement (MOVE),是个 L2 项目,号称要解决以太坊的拥堵问题。但最近,MOVE 爆出了一堆丑闻,创始人跑路,融资造假,简直是“币圈雷曼兄弟”。Bankless 自然不看好它,说投资者信心崩盘,MOVE 完蛋了。我觉得,这还用说吗?
币圈最怕的就是丑闻!一旦爆出丑闻,项目方就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资金链断裂,项目也就彻底凉凉了。MOVE 现在的情况,就是千夫所指,人人喊打。所以,投资 MOVE,就跟投资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一样,血本无归。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你们肯定有人已经忍不住要冲进币圈了。但我还是要啰嗦一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Bankless 这群“砖家”的话,听听就好,千万别All in!加密货币市场,一天一个样,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 research,了解项目的基本面,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贪图高收益,更不要相信什么内幕消息。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如果实在忍不住要投资,那就用闲钱玩玩,千万别梭哈!币圈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一不小心就会血本无归。最好的策略,就是分散投资,长期持有,不要频繁交易。当然,如果你是那种天生赌徒,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反正,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