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鮑威爾與加密貨幣:傳統金融入場,市場格局重塑

加密貨幣的魔幻時刻:川普、鮑威爾與那隻看不見的手

最近這加密貨幣市場,簡直是霧裡看花,水中撈月,讓人摸不著頭腦。比特幣這老大哥穩坐釣魚台,在高位盤整,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但要說它能一飛沖天,突破天際,好像又少了點底氣。至於那些喊了半天要爆發的山寨幣,至今還在泥地裡掙扎,說好的牛市呢?難道集體去冬眠了?

有趣的是,傳統金融市場裡,DAT資產(數位資產信託)或是幣股,卻是另一番景象,簡直是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一路高歌猛進。這現象早就有人注意到了,社交媒體上紛紛嚷嚷,說這輪牛市是傳統資金在背後推動。我個人對這說法是舉雙手贊成。但這些傳統資金可不是省油的燈,跟以往的韭菜們比起來,那可是老謀深算、精打細算。

  • **首先,他們決策深受宏觀經濟左右。** 以前炒幣,K線一畫,梭哈就完事了。現在不行了,得先看看鮑威爾今天心情好不好,美國的就業數據漂不漂亮,再決定要不要All in。
  • **其次,風險偏好極低。** 寧願穩穩賺個5%,也不要冒險去追逐百倍幣。畢竟,人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 **再者,資金過於集中。** 幾個華爾街大佬一聲令下,市場就得抖三抖。散戶想跟莊?門都沒有!
  • **最後,財富效應外溢不明顯。** 賺錢的永遠是那批人,散戶永遠在山腳下仰望。

現在,宏觀環境出現了重大變化,鮑威爾這老狐狸開始調整FED的決策邏輯了。所以,我們也得重新審視一下局勢,看看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玄機。簡單來說,我認為美國的就業市場,在短期內將決定市場對九月降息的信心,進而左右整個風險資產市場的走向。

藍籌幣的假動作:牛市真的來了嗎?

最近藍籌幣的表現,只能用「欲言又止」來形容。比特幣、以太坊這些老牌勁旅,價格看似堅挺,但總覺得少了點爆發力,像是在醞釀著什麼,又像是在等待著什麼。牛市的呼聲喊了這麼久,但總感覺差了臨門一腳,讓人不禁懷疑,這到底是真牛還是假牛?

DAT資產的逆襲:傳統金融的暗潮湧動

與加密貨幣市場的猶豫不決相比,DAT(數位資產信託)資產在傳統金融市場卻是異軍突起。這些將加密貨幣打包成金融產品的工具,吸引了大量機構資金的湧入,也讓傳統投資者有了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新途徑。但這種「借道超車」的方式,真的能帶動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走向牛市嗎?還是只是傳統金融的另一種「割韭菜」方式?

別再喊牛市了,先搞懂誰在玩!

現在的市場,已經不是當年散戶橫行的時代了。傳統資金的入場,正在重塑整個市場的格局。這些資金的規模、策略、以及風險偏好,都與以往的加密貨幣投資者截然不同。如果我們還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待市場,還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幻想中,恐怕只會被市場無情地淘汰。所以,別再盲目地喊牛市了,先搞清楚現在是誰在玩,他們是怎麼玩的,才是最重要的。

鮑威爾的髮夾彎:聯準會政策邏輯大公開

最近,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動作,簡直像是在玩雲霄飛車,忽上忽下,讓人摸不著頭緒。前幾個月還堅持要對抗通膨,一副鐵面無私的樣子,現在卻突然開始關心就業市場了。這髮夾彎轉得太急,讓人不禁懷疑,這背後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川普的陽謀:逼宮聯準會的背後盤算

要說鮑威爾為什麼會突然轉變立場,那就不得不提到川普這老狐狸。川普一直想讓聯準會降息,但鮑威爾卻遲遲不肯鬆口。為了逼迫鮑威爾就範,川普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又是公開批評,又是暗示要撤換他。這場「逼宮大戲」,其實是川普精心策劃的一場陽謀,目的就是要讓聯準會配合他的經濟政策。

川普政府一直想推動「製造業回流」,但這目標在現實中卻遇到了重重阻礙。首先,美國的生產成本太高,根本無法與其他國家競爭。其次,政府債務纏身,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激勵產業回流。為了擺脫困境,川普想出了兩個辦法:一是提高關稅,二是逼迫聯準會降息。

關稅的秘密:美國財政的意外豐收

提高關稅,一方面可以保護美國本土產業,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政府收入。根據美國財政部長的說法,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在過去半年內已經為美國帶來了近1000億美元的財政盈餘,預計年內可達3000億美元。這筆錢,可謂是意外之財,也讓川普政府更有底氣來推動其經濟政策。

降息的誘惑:中小企業的救命稻草?

逼迫聯準會降息,則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刺激經濟增長。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降息簡直就是救命稻草。在高利率環境下,中小企業很難獲得貸款,也很難擴大生產。但如果聯準會降息,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就會大大降低,這將有助於他們填補市場的供給缺口,避免通貨膨脹。

鮑威爾的讓步:全球央行年會的弦外之音

在川普的強硬施壓下,鮑威爾似乎終於屈服了。在上周的全球央行年會上,鮑威爾的發言明顯軟化了立場。他明確表示,美國經濟的風險已經從通貨膨脹轉向了就業市場,並且暗示聯準會可能會在年內降息。鮑威爾的讓步,也讓市場對未來的流動性寬鬆充滿了期待。

解讀鮑威爾的“新貨幣政策框架”:一場精心設計的文字遊戲?

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拋出了一個“新貨幣政策框架”,聽起來高大上,但仔細一琢磨,裡面似乎藏著不少玄機。這到底是鮑威爾為了應付川普的壓力,而玩的一場文字遊戲?還是聯準會真的要改變策略了?

從通膨到就業:聯準會的風險轉移

鮑威爾明確表示,美國經濟的風險已經從通貨膨脹轉向了就業市場。這意味著,聯準會不再把控制通膨作為首要目標,而是更加關注就業數據。這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實際上卻隱藏著風險。如果聯準會過於關注就業市場,而忽視了通膨的風險,可能會導致通膨失控,最終損害美國經濟。

有效利率的陷阱:降息無下限的暗示?

鮑威爾還提到,聯準會正在更新貨幣政策框架,其中減少了對有效利率下限的強調。所謂有效利率,指的是央行在運用常規貨幣政策時,利率下調到一定水平後,繼續下調將對經濟無影響。鮑威爾減少對有效利率下限的強調,似乎暗示聯準會可能會採取更激進的降息措施,甚至不排除將利率降至負值的可能性。但這種做法,可能會對金融體系造成嚴重的衝擊,甚至引發金融危機。

加密貨幣市場的地震儀:政策轉向下的狂歡與恐慌

聯準會的政策轉向,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加密貨幣市場掀起了陣陣漣漪。一開始,市場歡欣鼓舞,比特幣、以太坊紛紛上漲,彷彿牛市真的要來了。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揮之不去的不安和恐慌。畢竟,政策市就像過山車,刺激是刺激,但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ETH的命運線:上升通道的生死考驗

以太坊(ETH)最近的走勢,可以說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風向標。如果ETH能夠堅守住上升通道,不跌破關鍵支撐位,就說明投資者的情緒依然穩定,市場還有機會繼續上漲。但如果ETH跌破上升通道,那就意味著市場情緒已經發生逆轉,恐怕會迎來一波深度回調。

非農數據的審判:九月降息的最後希望?

接下來的一周,美國的就業數據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下周五的非農就業數據,更是被視為九月聯準會是否降息的關鍵指標。如果就業數據不及預期,聯準會九月降息的機率將大大提高,加密貨幣市場也可能因此迎來一波上漲。但如果就業數據超預期強勁,那就意味著美國經濟依然具有韌性,聯準會降息的壓力將會減輕,加密貨幣市場恐怕會進一步回調。

2023的既視感:被CPI支配的恐懼

最近的政策市,讓我回想起了2023年那段被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支配的恐懼。當時,市場的走向完全取決於CPI數據的好壞,投資者每天都在提心吊膽,生怕CPI數據超預期,導致聯準會加息,市場崩盤。現在,我們又要面臨同樣的局面,只不過這次支配市場的,換成了就業數據。這種被數據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實在是讓人感到厭倦。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