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七月暴漲:V神歸來、機構豪賭,孫宇晨套現疑雲?

以太坊:七月盛夏的奇幻旅程,以及孫宇晨的驚人操作?

V神歸來與ETH的瘋狂漲勢:一場始料未及的幣圈大戲

七月,幣圈最吸睛的莫過於以太坊(ETH)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相較於比特幣(BTC)的穩健,ETH猶如脫韁野馬,漲幅一舉衝破60%,簡直是逆天改命!回溯今年四月,ETH從谷底一路狂奔,至今已飆升近180%,反觀比特幣,同期僅有65.3%的漲幅,這差距簡直讓人懷疑人生。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把消失已久的“V神”——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再度推上神壇。想當年,V神也曾歷經過無人問津的尷尬,市場對他的態度簡直是雲霄飛車,隨著ETH價格起起伏伏,從造神到祛魅,再到如今的王者歸來,這劇情比八點檔還精彩。

這波暴漲當然讓人信心爆棚,但幣圈老韭菜們,哪個沒被割過幾茬?ETH持有者們表面狂喜,內心卻是七上八下,生怕一覺醒來,又是一地雞毛。尤其當孫宇晨拋售ETH的消息傳出,恐慌情緒更是達到頂峰。這位幣圈大佬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神經。以太坊還能漲嗎?能漲到多少?這問題簡直是幣圈的未解之謎。

被遺忘的山寨幣之王:ETH的崛起與社群的躁動

作為山寨幣的領頭羊,ETH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今年五月,ETH僅僅三天就暴漲40%,直接衝上抖音熱搜,引發一陣山寨幣狂潮的期待。可惜好景不長,ETH從1800美元漲到2700美元後,便開始原地踏步。眼看著比特幣一路高歌猛進,ETH卻在2500美元附近徘徊了近兩個月,這種感覺就像眼睜睜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北大,自己卻連二本都夠嗆,內心五味雜陳。

事實上,幣圈真正關心的,並非天天刷出新高的比特幣,而是這半死不活的以太坊。比特幣價格高不可攀,散戶只能望洋興嘆,而且BTC的虹吸效應,不斷吸走其他幣種的資金。市場普遍認為,只有以太坊才能帶領山寨幣和MEME幣起死回生,重現往日榮光。對比之下,比特幣上漲,社群一片死寂;ETH一漲,社群活躍度立刻翻倍,這鮮明對比簡直不要太真實。然而,當時市場對以太坊的信心,只能用“微弱”二字形容。

幕後推手:ETF巨鯨與以太坊金庫的豪賭

貝萊德的算盤:成為以太坊最大莊家的野心

七月,以太坊突然鹹魚翻身,從2400美元一路狂飆至3860美元,漲幅超過60%,這簡直是幣圈的奇蹟!這波漲勢帶來的影響也是肉眼可見:DeFi板塊月回報率衝破40%,連NFT也打破魔咒,總市值回升至60億美元以上,Cryptopunk更是被土豪們瘋狂掃貨。山寨幣季節指數一度達到55,這意味著在過去90天裡,市值前100的幣種中,有55個漲幅超過了比特幣,山寨幣狂歡的氣息撲面而來。

這一切的背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宏觀環境轉好、政策開放、機構入場、自身估值回歸……但說白了,資本驅動才是最核心的原因。要觀察這股資本的力量,以太坊現貨ETF絕對是最佳窗口。從ETF數據來看,從7月3日到7月21日,ETF連續12個交易日實現淨流入,7月淨流入金額高達35.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種增長與以太坊價格呈現明顯的正相關。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發行方的淨持倉量達到5038016枚ETH,約占以太坊市值的4.32%。其中,貝萊德(BlackRock)一家就持有2460760枚,占比接近一半,簡直是富可敵國!換句話說,貝萊德的投資者們,已經成為以太坊最大的機構莊家,這背後的故事簡直耐人尋味。而且,貝萊德還向SEC提交了以太坊質押申請,看來是要把寶全部押在ETH身上了!

金庫策略:華爾街的新寵還是龐氏騙局?

除了通過ETF間接持有,比特幣金庫的玩法也開始在以太坊上流行起來。SharpLink Gaming、BitMine、Bit Digital、BTCS、GameSquare等機構紛紛布局以太坊金庫。根據Strategic ETH Reserve的數據顯示,持有超過100枚ETH的實體已經有59家,共持有超過187萬枚ETH,總價值高達70億美元,相當於ETH ETF整體規模的35.19%。早期以太坊支持者SharpLink Gaming持有ETH最多,達到36.08萬枚,其次是礦企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持有30萬枚,力壓以太坊基金會(23.85萬枚),成為全球ETH最大機構持有者,簡直是壕無人性!

從玩法上看,以太坊金庫與比特幣金庫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一方面,上市公司通常通過債權或股權融資快速積累資金,實現持幣目的;但另一方面,相比傳統比特幣金庫主要靠市值溢價拉升股票獲利,SBET、BMNR等機構則採用質押生息的方式獲利。簡單來說,前者是全面押注市值炒作,放棄實控業務;而後者則是在保有原有業務的同時,將以太坊視為一種投資方式,通過質押實現業務板塊的補充,而非替代,這兩種策略背後反映的是不同的投資邏輯。

內外兼修:以太坊敘事與政策風向的完美共振

宏觀經濟的曖昧:降息預期下的暗流湧動

伴隨ETF和儲備戰略的不斷發展,以太坊成功從買盤中獲得了增量,實現了飛躍式上漲。但機構真金白銀看好ETH的原因,恰恰來自於其內外兼修的敘事增長點。老調重彈的宏觀環境來看,儘管本月不降息幾乎已成定局,但隨著美國勞動力市場放緩,聯準會(Fed)內部已然存在共識分歧。被視為“影子主席”的華勒(Waller)主張7月立即降息;以鮑爾(Powell)為首的多數派,擔憂關稅引發通膨,傾向於觀望;更強硬的陣營則認為2025年全年都不應降息。目前而言,市場仍基本共識今年有1-2次的降息,若華勒上台,降息幅度將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這簡直是一場豪賭,賭的就是聯準會的政策走向!

政策紅利:美國加密貨幣立法的三駕馬車

政策敘事也對以太坊的發展極為有利。在剛通過的美國三大加密貨幣法案中,反CBDC監管法案為加密貨幣奠定了意識形態基礎;清晰法案讓DeFi有了保障;而已經立法的穩定幣天才法案,直接利好穩定幣領域。可以說,這三大法案確立了加密貨幣在美國數位貨幣戰略中的主導地位,有利於傳統機構入場。在此背景下,穩定幣和RWA(Real World Assets,真實世界資產)是目前共識的前景賽道,而這兩者都以以太坊為核心承載。穩定幣市值中,以太坊鏈上比例高達50%;RWA則更高,市值中有75億美元在以太坊上發行,市佔率達到58.7%,這簡直是以太坊的完美舞台!

4000美元的魔咒:以太坊的歷史夢魘與數據背後的隱憂

價格壓力:以太坊的阿喀琉斯之踵

前有真金白銀的買盤拉升,後有源源不斷的敘事作支撐,再疊加本就在窪地的估值,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導致近期的以太坊飆升。但或許是被虐過太多遍,面對觸及3860美元之後略有回落的以太坊,持有者們也正惴惴不安,生怕重蹈覆轍。

這種不安並非空穴來風。價格端對比比特幣與以太坊,後者在價值認可度上遠不如“數字黃金”,多以藍籌科技股或“數字白銀”以冠之,兩者價格表現走勢也表現迥異。BTC勢如破竹刷新高,4000美元卻成為了以太坊的關鍵壓力位賣盤。2024年3月,以太坊觸及4093美元,隨後回到2890美元;最近一次以太坊逼近4000美元是在去年12月,而之後,宛若過山車般,一路跌至了1385美元,讓一眾人士在山頂站崗,欲哭無淚。在此背景下,4000美元的賣盤壓力相當之大,簡直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鬼門關。

數據示警:交易所的ETH湧入與質押解除的浪潮

這種不安也在數據上有所體現。從Glassnode的數據來看,以太坊價格在超過2400美元後,轉入交易所的數據持續上升,這通常意味著投資者正在準備拋售。驗證者隊列追蹤網站Validatorqueue的數據也顯示,截至美國時間周二下午,約有51.9萬枚ETH(按當前價格計算價值19.2億美元)正在排隊退出質押網路。這是自2024年1月以來最大的退出隊列規模,導致提款延遲延長至9天以上,這速度簡直讓人抓狂!按照以往的經驗推斷,解除質押通常是拋售的前兆,大家都在等著套現離場。此外,山寨指數的消退也反映出投資者正在從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中逐步恢復理性,市場開始降溫。

孫宇晨的套現疑雲:週期之王的精準預判還是無情收割?

孫哥跑了?市場的恐慌與猜疑

更值得玩味的是,多次逃頂、高拋低吸、被譽為“ETH週期王者”的孫宇晨,似乎正在拋售ETH。在近一周,共有16.06萬枚ETH (約5.18億美元) 從HTX流入Binance,這操作簡直是神不知鬼不覺!要知道,在四月,孫宇晨還表示無意出售ETH,這反轉簡直比川劇變臉還快!這一消息也讓市場猜疑不斷,莫非孫哥又預測到了頂部?還是單純想割一波韭菜?幣圈的水實在是太深了!

機構的力挺:貝萊德的持續買入與風投的對賭

但整體來看,除了這位頂級KOL在出售外,大多數資本都在用腳投票支持。尤其是已然上任成為以太坊強莊的貝萊德,在7月18日淨流入16萬枚ETH,打破了此前的紀錄,這魄力簡直讓人瞠目結舌!ARK Invest與SBET仍在加注ETH敞口,ARK Invest已收購4,773,444股BitMine普通股BMNR,總價值達1.82億美元,BitMine計劃將全部淨收益用於購買以太坊,這簡直是梭哈的節奏!而Sharplink Gaming從上周四開始更是加倉2.49萬枚ETH,Varys風投主管甚至與Multicoin聯創對賭ETH能否在2026年底前達到1萬美元,這賭注簡直是天文數字!上述舉措無不顯示出機構堅定看多的情緒。有趣的是,比特幣ETF正在流出,而ETH ETF卻在流入,這也折射出市場的暗流湧動,資金正在悄悄轉移。

華爾街的劇本:以太坊的宿命與山寨季的迷霧

定價權的轉移:從加密巨頭到華爾街的豪門盛宴

這實際上已然體現出本次上漲與此前的不同。從本質來看,ETH正在重走BTC的老路,定價權逐步由加密巨頭過渡至華爾街機構側,這意味著ETH的命運正在被華爾街的大佬們所掌控。在此之前,ETH未迎來巨震是因為持有量分散以及吸引力不足,但如今,隨著監管放開,機構買盤正在加速這一過程,ETH正在被華爾街鯨魚們鯨吞蠶食。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即便有高達51.9萬枚的ETH正在退出以太坊POS,但同樣有35.7萬枚ETH正在等待進入網路,這簡直是一場新舊勢力的交替!這一新需求多來源於儲備金庫企業,他們渴望在ETH的世界裡分一杯羹。

新舊需求的拉鋸:質押與金庫的拔河比賽

而根據Bitwise CIO Matt Hougan的預測,ETP和財務公司明年將購買價值200億美元的ETH,按目前價格計算,相當於533萬枚ETH,相當於同期淨新增供應量的7倍,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新需求的湧入,將徹底改變ETH的供需關係,也將重塑市場格局。

山寨季的遙遙無期:ETF的局限與回血的困境

客觀而言,現如今的加密貨幣市場,從中期來看,並不存在明確的利空。降息近在咫尺、立法持續推進、新投資者不斷增加,以此角度而言,即便如今上漲動力不足,但大跌也缺乏基礎。當然,局部的回調與見頂也必然存在,在關鍵位置予以對衝將是更為謹慎的作法,畢竟幣圈一天,人間一年,誰也無法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遺憾的是,如果以太坊的上漲純屬由ETF或是機構推動,或許ETH會和BTC走向同一劇本,在溢出效應有限的前提下,亟需資金回血的山寨季,不知何時才會到來,這簡直是幣圈最大的懸念!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