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内外股市震荡加剧,大量资金涌入交易便捷的跨境ETF,导致部分跨境ETF出现高溢价现象,部分产品溢价率甚至超过38%。即使基金公司发布风险提示,甚至临时停牌,仍无法阻止资金追捧。
例如,标普500消费精选指数ETF在基准指数下跌的情况下,价格持续上涨,溢价率一度高达38%,日成交额高达60.64亿元,远超其6亿元的流通规模。其他如标普500ETF、标普ETF溢价率也分别达到15.67%和10.09%。
这些ETF普遍具有可T+0交易、流通规模小、持有人数量少、流动性差等特点,易成为资金炒作目标。部分投资者将这类ETF视为“微盘股”进行炒作,市场赚钱效应低迷也加剧了这一现象。此外,QDII基金外汇额度限制也导致场内ETF需求增加,推高溢价率。
高溢价ETF近期资金大幅流入,例如标普消费ETF一个月净流入1.81亿元,规模增长超40%。但由于规模小,资金流入流出易造成剧烈波动,涨跌停频繁出现。
基金公司多次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高溢价风险,谨防盲目追高,避免遭受溢价回落和底层资产下跌的双重风险。专家建议投资者关注基金净值,密切关注溢价率变化,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避免盲目投资。基金公司也应采取措施,例如提示风险、摘牌、清盘等,减少场内基金的二级市场炒作,保障投资者利益。

跨境ETF高溢价风险警示:微盘ETF成炒作目标跨境ETF高溢价风险警示:微盘ETF成炒作目标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