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635亿美元,降至32024亿美元,降幅为1.94%。尽管如此,这已经是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2个月保持在32000亿美元上方。与此同时,央行连续第二个月增持黄金,截至12月末,黄金储备达到7329万盎司,较上月增持33万盎司。

外储下降的原因:

多位专家分析指出,外储下降主要受美元升值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下跌的双重影响。具体来说:

  • 美元升值: 2024年12月,美元指数上涨2.6%,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非美元资产缩水,大约造成外汇储备规模下降330亿美元。
  • 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下跌: 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政策转向鹰派,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债价格下跌,进而拖累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外储估值。标普500指数下跌2.5%,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1.1%。

尽管12月外储规模下降,但2024年全年外储规模基本稳定,较上年末小幅下降356亿美元。这是因为全年全球主要股指大幅上涨与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扬、美元指数显著上涨形成对冲效应。

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水平,这得益于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指数上升空间有限,以及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等因素。充足的外汇储备将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抵御外部冲击提供有力支撑。此外,近期出台的增量经济政策也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央行增持黄金的战略意义:

央行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符合市场预期。这可能与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及黄金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有关。目前,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5.5%,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5%)。因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黄金价格在2024年3月、4月和9月、10月大幅上涨,并在10月底达到历史新高。尽管高金价对零售消费需求带来压力,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依然存在。美国财政赤字比率和国债发行量的增加,也有利于黄金价格上涨。

总结:

2024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但总体保持稳定,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则是为了优化储备结构,增强应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继续为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的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及央行增持黄金:深度解析2024年12月数据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及央行增持黄金:深度解析2024年12月数据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