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经历了剧烈的洗牌。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导致百亿私募数量从2023年底的104家缩减至2025年初的88家,不少明星私募如凯丰投资、泰旸资产、运舟资本等规模缩水,跌出百亿梯队。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力量如量派投资、龙旗科技等逆势增长,进入百亿私募行列。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英国量化巨头宽立资本成为2024年唯一一家获准注册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标志着国际资本对中国私募市场的进一步渗透。此外,原运舟资本副总经理陆文俊也于2025年1月备案成立兴乾私募,展现出行业人才流动和新兴力量的崛起。
在产品布局方面,中证A500指数成为2024年私募机构竞相布局的热点,全年共有41只相关基金完成备案,其中宽德投资以23只产品位居首位。
量化私募在2024年表现相对稳定,百亿量化私募数量仅减少一家,且在管理基金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规模并非衡量私募机构的唯一标准,投资理念、长期业绩和团队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
磐松资产的快速崛起和随后对其创始人张潇的指控,以及一些私募机构采用低费率策略以吸引资金,都反映出2024年中国私募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总而言之,2024年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呈现出“优胜劣汰”的格局,既有老牌私募的挑战与转型,也有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国际资本的涌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存量时代,“剩”者为王,对私募机构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