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能投:鹽業與綠能的ESG創新之路,打造可持續發展企業

内容 隐藏

當「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碰上ESG:一場關於鹽和綠能的魔幻旅程?

前言:CCTV《ESG大講堂》裡的雲南密碼

各位看官,你們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習以為常的食鹽,竟然也能跟「永續發展」、「環境保護」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詞彙扯上關係?這可不是天方夜譚!最近,雲南能投的總經理楊建軍先生,就跑到CCTV的《ESG大講堂》上,跟大家分享了他們在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領域的「奇幻漂流」。

雲南,這個被譽為「彩雲之南」的神奇地方,向來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悠閒自在的生活方式著稱。「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這句話簡直成了文青們的口頭禪。但你可能不知道,這片土地上的企業,也在默默地進行著一場綠色革命。雲南能投,就是這場革命的先鋒隊之一。他們的故事,就像一杯普洱茶,初嚐略帶苦澀,細品卻回甘無窮,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綠水青山」不只是口號:能投的ESG超進化

雲南能投:一家被名字耽誤的「斜槓」企業?

說到雲南能投,很多人可能一頭霧水:這到底是家幹嘛的?光看名字,還以為是搞能源的,但實際上,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可是「鹽+新能源」!沒錯,就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鹽,再加上近年來炙手可熱的風力、光伏發電。這種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組合,竟然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簡直是一家被名字耽誤的「斜槓」企業!

ESG不是裝飾品:而是企業的任督二脈?

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天,ESG已經不是企業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任督二脈」。雲南能投顯然深諳此道,他們將ESG管理提升到公司戰略的核心高度,力求在企業發展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這就像練武功,只有打通任督二脈,才能真正成為一代宗師。而對於企業來說,只有將ESG融入到骨子裡,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舌尖上的ESG:一包鹽的綠色逆襲

「白象牌」:阿嬤的味道,年輕人的新選擇?

說起雲南的食鹽,那就不得不提「白象牌」了。這個牌子在雲南,簡直就是家喻戶曉,是阿嬤那個年代的味道,也是無數雲南人從小吃到大的記憶。但是,在年輕人追求健康、環保的今天,「白象牌」要如何才能抓住他們的心呢?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普洱鹽:一口下去,彷彿喝了整座茶山?

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雲南能投也是絞盡腦汁。他們別出心裁地推出了「普洱鹽」新品!這可不是簡單地在鹽裡加點普洱茶葉,而是採用優質山泉水作為生產用水,並且不添加抗結劑,力求打造一款真正綠色、健康的食鹽產品。想像一下,一口下去,彷彿喝了整座茶山的味道,簡直是味蕾上的享受!

老字號的文藝復興:當傳統產業遇上生態認證

更厲害的是,這款普洱鹽還成功獲得了「中華老字號」認證和「生態井礦鹽」認證!這簡直就是老字號的文藝復興!在人們的印象中,傳統產業往往與「落後」、「污染」等詞彙聯繫在一起,但雲南能投卻用實際行動證明,傳統產業也能玩轉綠色、擁抱生態。這不僅是對自身產品的肯定,也為整個食品行業的生態化發展樹立了典範。

風光無限好:能投的「綠色發電」野心

從煤炭到風光:能源轉型的雲南速度

過去,提到能源,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煤炭。但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發展清潔能源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雲南能投在雲南能投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投身風光新能源項目建設,這無疑是搭上了能源轉型的快車,展現了驚人的「雲南速度」。

數據會說話:194萬千瓦背後的減碳密碼

截至2024年末,雲南能投的總裝機規模已達194.64萬千瓦!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更重要的是,這些清潔能源每年可以減少碳排放300萬噸以上!這簡直就是為地球母親做了一件大好事!這些數據背後,隱藏著雲南能投對環境保護的堅定承諾。

「5A級風電場」:這不是景區,是實力!

更令人驚訝的是,雲南能投旗下的兩個風電場,竟然被評為「5A級風電場」!等等,5A級?這不是景區的評級標準嗎?沒錯,這就是雲南能投的實力!這不僅意味著這些風電場的環境優美,更代表著它們在運營管理方面達到了卓越的水平。以後去雲南,除了看風景,還可以去參觀風電場,感受科技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綠證交易:一場關於「綠色電力貨幣」的實驗?

除了風力發電,雲南能投還積極參與綠證交易。什麼是綠證?簡單來說,就是「綠色電力證書」,是用來證明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憑證。通過綠證交易,企業可以購買綠色電力,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這就像是一場關於「綠色電力貨幣」的實驗,雲南能投正在積極探索這種新型的交易模式,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貢獻力量。

普洱制鹽的「零碳煉金術」:點石成金的MVR魔法?

綠電才是王道:告別煤炭的制鹽革命

一直以來,制鹽都是一個高耗能的產業,傳統的制鹽方式往往依賴煤炭等化石燃料,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但雲南能投卻不甘於此,他們決定從能源入手,掀起一場制鹽革命!而這場革命的關鍵,就是用綠電替代傳統的煤炭,作為制鹽的熱源。這就像是給制鹽產業注入了一劑「綠色強心針」,讓它煥發出新的生機。

MVR技術:聽起來很厲害,但到底是什麼?

為了實現綠電制鹽的目標,雲南能投引進了一項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的技術:機械蒸汽再壓縮技術(MVR)。MVR?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簡單來說,MVR技術就是一種通過壓縮蒸汽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術。它就像是一個「蒸汽回收再利用」的魔法,可以將制鹽過程中產生的蒸汽進行壓縮、升溫,然後再次用於加熱,從而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

節能降碳:不是口號,是實打實的效益!

雲南能投打造的10萬噸/年MVR制鹽節能環保技改項目,可謂是成效顯著。通過深度融合先進工藝與數位化管理手段,引入高效節能設備、優化全流程資源調度,雲南能投實現了能效的跨越式提升:鹽產品單位綜合能耗較改造前驟降61%!每年碳排放量減少超3.5萬噸!這簡直就是把節能降碳玩出了新高度!

「零碳工廠」的誕生:鹽業也能玩轉高科技?

碳足跡核查:給每一包鹽都貼上「身分證」?

在追求綠色環保的道路上,雲南能投可謂是精益求精。為了讓消費者更加了解產品的碳排放情況,他們竟然開始對每一包鹽進行碳足跡核查!這就像是給每一包鹽都貼上了一張「身分證」,上面詳細記錄了它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有了這張「身分證」,消費者就可以更加放心地購買和使用,為環保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低碳標籤」:這年頭,連鹽都要比「碳」含量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雲南能投的普洱鹽還成功斬獲了產品碳足跡證書,成為行業內首個擁有「低碳標籤」的標杆產品!這簡直就是鹽業的「綠色奧斯卡」!在這個「碳焦慮」的時代,人們不僅要比拼收入、比拼顏值,甚至連買鹽都要比拼「碳」含量了!

零碳工廠:鹽業的「登月計畫」?

而雲南能投的終極目標,則是打造「零碳工廠」!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它需要企業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極致的節能降碳,才能最終實現碳中和。對於鹽業來說,打造「零碳工廠」簡直就像是「登月計畫」一樣,充滿了挑戰,但也充滿了希望。雲南能投能否成功登月,讓我們拭目以待!

楊建軍的「ESG真心話大冒險」:理想與現實的拔河

ESG的「甜蜜的負擔」:投入大,回報慢?

雖然雲南能投在ESG方面取得了諸多亮眼的成績,但總經理楊建軍先生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在CCTV《ESG大講堂》上,他坦誠地指出,綠色技術研發、低碳創新探索及社會貢獻投入,在短期內難以直接轉化為經濟回報。這就像是談了一場「柏拉圖式的戀愛」,投入了很多感情,卻遲遲看不到結果。對於資源相對有限的企業而言,這無疑構成了一項巨大的挑戰,堪稱ESG的「甜蜜的負擔」。

認知、人才、資金:ESG的三座大山?

楊建軍也指出,ESG在融入企業戰略與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面臨著認知層面的不足、專業人才的短缺以及資金方面的壓力等多重難題。這就像是擋在企業面前的三座大山,想要翻越它們,絕非易事。首先,企業需要充分認識到ESG的重要性,不能將其視為可有可無的「花瓶」。其次,企業需要培養和引進ESG專業人才,才能真正將ESG理念落地。最後,企業需要投入足夠的資金,支持ESG相關的項目和活動。

ESG的本質:長期主義者的遊戲?

面對這些挑戰,楊建軍和業界人士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形成了一項重要的共識:優秀企業需堅守盈利底線,更要向更高發展標準邁進。這裡的盈利必須建立在遵紀守法、承擔基本社會責任與環保責任的基礎之上。若僅滿足於「踩線合規」,企業終將被社會淘汰。同時,ESG的核心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穩定發展,而企業的經營目標正是追求長期發展,因此ESG理應成為企業的底層邏輯。唯有秉持長期主義,對所有利益相關方負責,企業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換句話說,ESG不是一場短跑比賽,而是一場馬拉松,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贏得勝利。

能投的「鹽值」密碼:ESG不是絆腳石,是墊腳石!

淨資產收益率17%:能投的「賺錢」哲學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搞ESG,真的能賺錢嗎?雲南能投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以雲南省鹽業公司為例,經過長期堅守產品品質,強化品質管理,持續加大節能降碳投入,最終在全國鹽行業中展現出強勁的盈利能力:淨資產收益率達17%!這簡直就是「躺著也賺錢」的節奏!

市場佔有率85%:雲南人,就愛這一味?

除了盈利能力強勁,雲南能投在本土市場也擁有絕對的優勢。他們的小袋食鹽在雲南市場佔有率高達85%!這意味著,在雲南,每10包鹽中,就有8.5包是雲南能投生產的!這簡直就是「壟斷」級別的市場佔有率!或許,這就是雲南人對家鄉的味道情有獨鍾吧。

ESG不是成本,是投資!

雲南能投的成功案例充分表明,重視ESG管理不僅能為國家和社會創造顯著價值,贏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實現品牌溢價,更能為企業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就像是投資未來,雖然短期內可能會付出一些成本,但長期來看,卻能帶來豐厚的回報。ESG不是成本,而是一項明智的投資!

能投的「ESG履歷表」:五年磨一劍的綠色進化

社會責任報告:年年有,年年新?

雲南能投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在ESG領域默默耕耘多年。截至今年,公司已連續5年披露社會責任報告、連續4年發布ESG報告。這就像是學生每年都要交作業一樣,但雲南能投的作業可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年年都有新亮點,展現了他們在ESG領域的持續進步。

先鋒100指數:國家隊的認證?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雲南能投的控股股東雲南能投集團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先鋒100指數”。這簡直就是獲得了“國家隊”的認證!這也證明了雲南能投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典型案例:能投的ESG「教科書」?

此外,雲南能投的ESG案例還成功入選2023年雲南省國資委典型案例。這就像是編寫了一本ESG“教科書”,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雲南能投用自身的實踐證明,ESG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項可以落實、可以衡量、可以複製的行動。

結語:能投的ESG「未來式」:一場沒有終點的綠色馬拉松

打造「綠色能源領軍企業」:能投的「星辰大海」?

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雲南能投正以堅定的步伐,引領行業發展潮流,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貢獻“能投”力量。他們以打造“雲南綠色能源領軍企業、區域內有競爭力的新能源綜合運營商,鹽行業高質量發展引領者”為使命目標,深入踐行ESG理念,不斷夯實主業發展根基,著力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這就像是仰望星空,雲南能投的目標是那片廣闊的「星辰大海」,他們將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為實現綠色發展的夢想而努力奮鬥。

「鹽行業高質量發展引領者」:鹹魚翻身的勵志故事?

從傳統的鹽業企業,到如今的綠色能源領軍者,雲南能投的轉型之路,無疑是一個「鹹魚翻身」的勵志故事。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即使是看似平凡的行業,也能通過創新和變革,實現華麗的蛻變。在未來的日子裡,雲南能投將繼續秉持ESG理念,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構建美麗中國貢獻更大的力量!這場綠色馬拉松沒有終點,只有不斷的挑戰和無限的可能。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