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健康重啟IPO:軟文營銷暴衝,利潤卻腰斬?

輕鬆健康再戰IPO:這次不「輕鬆籌」,但能「輕鬆賺」嗎?

重啟IPO:換湯不換藥?

港交所的大門,又一次向「輕鬆健康」敞開了。8月31日,他們重新遞交了IPO文件,彷彿在宣告:「我們又回來啦!」上次的招股書失效,就像考試沒過,這次重考,是準備更充分了,還是只是想碰碰運氣?

說實話,看到「輕鬆健康」這個名字,第一反應還是會聯想到那個充滿爭議的「輕鬆籌」。畢竟,在中國,提到「輕鬆」二字,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不是健康,而是水滴籌、輕鬆籌這類互助平台,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信任危機。這次IPO,公司特意強調不包含「輕鬆籌」業務,急於撇清關係,似乎也說明他們意識到了這個品牌的「原罪」。

但問題是,撇清了「輕鬆籌」,「輕鬆健康」還剩下什麼?這次IPO,究竟是浴火重生,還是換湯不換藥?

軟文帝國:藥企的秘密武器?

招股書裡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替藥企發軟文!你沒看錯,就是那種在各大網站、微信公眾號裡,看似科普文章,實則暗藏產品推薦的「營銷軟文」。而且,這項業務竟然佔了公司總營收的67.7%!

這讓我忍不住想問,難道現在的藥企都這麼依賴軟文了嗎?想想也是,處方藥不能隨便打廣告,硬廣又太生硬,軟文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確實能起到一定的宣傳效果。但問題是,這種靠「吹」出來的市場,真的能長久嗎?

更令人咋舌的是,這項業務的毛利率只有13.5%。也就是說,他們辛辛苦苦寫了這麼多軟文,利潤卻薄得像刀片一樣。這簡直就是「賣白粉的賺的是買白菜的錢」,太不可思議了!我猜他們一定是把藥企的廣告預算拆成無數份,然後鋪天蓋地地投放到各種媒體和自媒體上。說白了,就是靠砸錢衝量!

營收暴衝,利潤跳水:成長的代價?

靠著這種「軟文轟炸」的模式,「輕鬆健康」的營收確實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2022年到2024年,營收從3.94億人民幣一路飆升到9.45億,2024年更是較2023年大幅增長92.9%!這簡直就是坐火箭的速度!

但是,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營收暴增的同時,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卻在逐年下滑。從2022年的1.49億人民幣,一路跌到2024年的0.84億,直接腰斬!這就像一個人瘋狂健身,肌肉是變大了,但體質卻越來越差。這種「虛胖」式的增長,真的健康嗎?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靠大量投放軟文來拉動營收的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一旦藥企的預算收緊,或者監管部門出手整治軟文亂象,「輕鬆健康」的營收還能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長嗎?這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輕鬆籌的陰影:品牌原罪?

儘管這次IPO,「輕鬆健康」極力撇清與「輕鬆籌」的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司的很多業務都是建立在「輕鬆籌」的品牌之上的。畢竟,「輕鬆」二字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做保險經紀還是數字營銷,都能沾到一些「輕鬆籌」的光。

然而,「輕鬆籌」也給「輕鬆健康」帶來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在黑貓投訴上,關於「輕鬆籌」的投訴多達1306條,這些投訴就像一顆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影響到「輕鬆健康」的其他業務。

品牌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助你一飛沖天,也能讓你跌入谷底。「輕鬆籌」這塊牌子,究竟是「輕鬆健康」的助力,還是阻力?恐怕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投資人陣容:星光熠熠,能照亮前路?

「輕鬆健康」背後的投資人陣容可謂星光熠熠,包括陽光保險、IDG、德同環球以及騰訊等知名機構。這些投資人的加入,無疑為「輕鬆健康」增添了不少光環。

但問題是,投資人看中的,究竟是「輕鬆健康」的潛力,還是僅僅是想蹭一波熱度?在資本的加持下,「輕鬆健康」能否擺脫對軟文營銷的依賴,開闢出新的增長點?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結語:一場豪賭,誰是贏家?

「輕鬆健康」的IPO之路,註定不會輕鬆。這是一場豪賭,賭的是市場對軟文營銷的接受程度,賭的是公司轉型的決心和能力,賭的更是投資人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

在這場豪賭中,誰會是最終的贏家?是成功上市的「輕鬆健康」,是背後默默支持的投資人,還是那些被軟文「忽悠」的消費者?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