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風下的萊茵生物:一次機構調研背後的產業迷思
最近,萊茵生物(002166)搞了個機構調研,引來一堆券商分析師跟私募基金經理。說白了,就是公司想跟金主們聊聊,讓他們安心。但這次調研內容,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臣妾盡力了”的無奈感,讓人看完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羅漢果與甜葉菊:價格波動的玄機?
先說說這羅漢果跟甜葉菊,這可是萊茵生物的核心大單品。公司說,羅漢果價格穩定,甜葉菊也差不多。但真的穩如泰山嗎?恐怕未必。要知道,這玩意兒的價格,除了看天吃飯,還得看市場上其他玩家的臉色。萊茵生物一句“要看今年市場上各家企業的收購策略”,簡直是把自己的命脈交給了別人。這話聽著,總覺得底氣不足啊!
而且,甜葉菊部分規格產品價格下滑,公司居然歸咎於“行業內競爭強度有所提升”。這說法也太官方了吧?說白了,就是被人打趴在地上了,還得強撐著說自己沒事。更扯的是,公司還說“原料端的成本基本上沒有太大的下跌空間”。這話簡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難道公司想暗示大家,產品降價只是暫時的,以後還要漲回來?
RM2:救世主還是曇花一現?
重頭戲來了!萊茵生物這次調研的重點,明顯是想推銷他們的“獨家”產品——甜菊糖苷RM2。這玩意兒被公司吹得天花亂墜,說是什麼“綜合性能最优的一個甜味成分”,還能“帶領整個甜菊糖行業在技術上實現革命性躍遷”。我的老天鵝啊,這話說得,簡直把RM2當成了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
但問題是,這RM2真的有這麼神嗎?公司說它口感好、復配性強、成本可控。但這些優點,真的能讓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脫穎而出嗎?要知道,現在的消費者,嘴巴可是越來越刁了。光靠口感好,恐怕還不夠。而且,復配性強,意味著要跟其他甜味劑搭配使用。這不就變成了“綠葉襯紅花”的角色了嗎?
更關鍵的是,成本。公司說RM2的生產成本相對可控,但“相對”這個詞,就很有玄機了。相對誰?相對傳統植提技術生產的RM、RD?那又怎樣?如果RM2的最終售價還是比其他產品貴,消費者會買單嗎?
獨家技術?專利保護的迷霧
萊茵生物還強調,RM2是他們獨家的,其他競爭對手想涉足,沒那麼容易。理由是,他們有專利保護,而且合成生物產品的安全性審查很麻煩。這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專利保護真的能擋住所有的競爭者嗎?要知道,現在的技術發展這麼快,誰知道哪天會不會冒出一個更厲害的技術,直接把RM2給幹掉?
而且,安全性審查雖然麻煩,但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驅動,總會有人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搞定這些問題。所以,萊茵生物的“獨家”優勢,恐怕也只是暫時的。搞不好過幾年,市場上就出現了一堆RM2的仿冒品,到時候,萊茵生物哭都來不及。
量產迷思:合成生物車間的產能焦慮
說到RM2的量產,萊茵生物又開始畫大餅了。他們說,未來2-3年內,合成生物車間的產能都能滿足市場需求。但問題是,他們現在連國內的食品添加劑新品種認證都還沒拿到手,就開始擔心產能問題,是不是有點太早了?更何況,市場需求這種東西,誰也說不准。萬一RM2根本賣不出去,那這些產能不就變成擺設了嗎?
而且,公司還說,具體產能的釋放情況,還要看下半年以及明年RM2以及其他合成生物產品的市場拓展進展。這話的意思是,如果市場拓展不順利,產能就沒法釋放。說白了,就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市場上,自己卻什麼都沒做。這種“聽天由命”的態度,真的讓人很難放心。
工業大麻:美國夢的餘暉?
之前炒得火熱的工業大麻業務,現在也變得有點偃旗息鼓了。萊茵生物說,美國總統提出了對當地大麻政策調整的意向性表示,但目前市場還沒有看到一個明顯的行業復蘇變化。這話聽起來,好像他們對工業大麻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
更可笑的是,公司還說,他們的美國印州工廠已改造成為綜合提取物工廠,但如果工業大麻市場需求有較大恢復的跡象,他們也一定會及時、積極地去跟進。這話的意思是,他們現在已經放棄了工業大麻,但如果市場行情好轉,他們還是會回來撈一筆。這種“見風使舵”的做法,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天然甜味劑:紅海突圍的真相
萊茵生物在調研中,還提到了天然甜味劑行業的發展情況。他們說,這個行業一直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下游消費需求也在復蘇。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要知道,現在的甜味劑市場,競爭可是非常激烈的。除了萊茵生物,還有很多其他的公司也在搶這塊蛋糕。而且,消費者對甜味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健康,還要口感好、價格便宜。在這種情況下,萊茵生物真的能保持競爭優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