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P數據斷崖式下跌:美國就業市場真的要涼了?

華爾街的驚嚇日:三萬三千個工作崗位人間蒸發?

各位看官,匯通財經APP帶來的消息,簡直比連續劇還精彩!週三(7月2日)那份ADP就業數據,活生生把華爾街嚇出一身冷汗。原本市場老爺們還樂觀預期能新增9.5萬個私營部門就業崗位,結果呢?啪!一記響亮的耳光,數據直接顯示驟降3.3萬!這數字,比我這個月頭髮掉的還多,創下2023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更慘的是,前值還被下修了,從3.7萬變成2.9萬。我只能說,這數據簡直是美國就業市場的一場小型海嘯。

這不禁讓人懷疑,美國的就業市場是不是真的要開始走下坡路了?要知道,勞動力市場可是經濟的晴雨表,這要是出了問題,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原本還指望著靠強勁的就業數據來支撐聯準會繼續鷹派政策,現在看來,這如意算盤恐怕要落空了。

挑戰者裁員報告:數據背後的真相,裁員潮真的退燒了嗎?

正當大家被ADP數據嚇得魂飛魄散之際,另一份報告——挑戰者企業裁員報告,似乎帶來了一絲安慰。報告顯示,6月份的裁員人數為4.8萬,月率大幅下降48.84%,年率也微降1.6%。這乍一看,裁員壓力似乎有所緩解。但各位別高興得太早,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

美國就業數據驟降:就業市場拉警報?關注聯準會政策與非農數據

仔細分析一下,雖然6月裁員人數下降,但今年二季度累計裁員24.7萬人,同比激增39%,為2020年以來同期最高!這說明什麼?說明企業還是在裁員,只是節奏放緩了而已。而且,這“前高後穩”的裁員趨勢,也反映出企業在重組和調整過程中,勞動力市場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ADP首席經濟學家Nela Richardson也指出,企業招聘猶豫,不願填補離職空缺,導致就業崗位減少。換句話說,企業現在是能省則省,盡量不招人。這種情況,對於求職者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所以,綜合來看,挑戰者裁員報告雖然看似有所好轉,但實際上仍然暗藏玄機。裁員潮是否真的退燒,恐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市場的過山車:美元跳水,黃金狂飆,然後呢?

鮑威爾的定海神針:觀望姿態能否Hold住市場?

各位,數據一出,市場簡直比雲霄飛車還刺激!ADP數據像一顆深水炸彈,直接把美元炸得稀巴爛,美元指數短線跳水,最低探到96.8737。黃金呢?簡直是趁你病要你命,蹭蹭蹭往上竄,最高衝到3348.93美元/盎司。這就是典型的避險情緒爆發!

美國就業數據驟降:就業市場拉警報?關注聯準會政策與非農數據

但就在這人心惶惶之際,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跳出來,扮演了一回“定海神針”。他在7月2日的葡萄牙會議上重申,只要經濟保持穩健,聯準會就維持觀望姿態,評估關稅言論對物價和增長的影響。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沒錯,就是典型的“打太極”。既不說要降息,也不說要加息,總之就是“看著辦”。

鮑威爾的這番表態,和ADP數據引發的市場恐慌形成了鮮明對比。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聯準會降息的時點,原本激進的降息預期開始降溫。畢竟,聯準會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被一個數據就牽著鼻子走。

問題是,鮑威爾的“觀望”姿態,真的能Hold住市場嗎?我個人覺得懸。市場情緒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旦被點燃,就很難控制。更何況,現在的經濟形勢這麼複雜,誰也說不准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機構觀點大亂鬥:是危機還是轉機?

面對如此詭譎多變的市場,各路機構也開始各抒己見,上演了一場“觀點大亂鬥”。有的機構認為,ADP數據只是短期波動,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穩健,沒必要過度恐慌。另一些機構則認為,ADP數據是一個警鐘,預示著美國經濟可能正在走向衰退,應該及早做好避險準備。

還有些機構比較折衷,認為ADP數據下行和裁員數據需要結合分析。“雇用↓解雇↓”可能反映企業仍在咬牙堅持,短期經濟放緩擔憂雖升溫,但還沒到崩盤邊緣。這種觀點,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卻是典型的“和稀泥”。

總之,機構們的觀點五花八門,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個時候,散戶投資者最忌諱的就是盲目跟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好自己的判斷。

聯準會的兩難:降息預期再起,這次狼真的來了嗎?

非農數據:最後的稻草還是救命仙丹?

ADP數據一出,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簡直像野火燎原一樣,又開始燒起來了。要知道,之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要到2025年下半年才會考慮降息,但現在,一些激進的投資者已經開始押注降息可能提前到年中!

這完全可以理解。畢竟,ADP數據這麼差,再加上之前的JOLTS職位空缺數據也不給力,難免讓人懷疑美國的就業市場是不是真的撐不住了。如果就業市場不行了,聯準會還怎麼敢繼續維持高利率?

現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週四的非農就業報告上。這份報告,可以說是決定市場走向的“最後的稻草”——如果非農數據也像ADP一樣爆冷,那美元恐怕就要一瀉千里,黃金和歐元等避險資產將會進一步受到提振。但如果非農數據意外強勁,那美元可能就會絕地反擊,市場避險情緒也會迅速消退。簡直是一場豪賭!

避險情緒:黃金的狂歡,美元的末日?

說到避險情緒,這次黃金可是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在ADP數據公布後,現貨黃金短線上漲約11美元,最高觸及3348.93美元/盎司。這背後,反映的是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對美元信心的下降。

美國就業數據驟降:就業市場拉警報?關注聯準會政策與非農數據

不過,美元也並沒有完全束手就擒。在跌至96.80附近後,美元指數獲得了一些支撐,短期內沒有進一步下探的跡象。這說明,市場對聯準會“觀望”立场的預期,還是限制了美元的拋售動能。畢竟,聯準會還沒正式宣布要降息,美元也不會輕易認輸。

但從長遠來看,如果美國經濟持續疲軟,聯準會最終還是會被迫降息。到那時,美元恐怕就真的要迎來“末日”了。而黃金等避險資產,則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狂歡”。

前方路漫漫:非農、聯準會,還有那揮之不去的地緣政治陰影

非農預測:是驚喜還是驚嚇?

各位觀眾,重頭戲來了!萬眾矚目的非農就業報告,即將在週四粉墨登場。各路機構紛紛祭出自己的預測,其中,最主流的觀點認為,6月非農新增就業將會是11萬,低於5月的13.9萬,而且失業率很可能從4.2%攀升至4.3%。

如果這個預測成真,那無疑給已經風雨飄搖的美元,再添一把火。美元指數很可能進一步下探94.62,黃金和歐元等避險資產,則會趁勢扶搖直上。但市場永遠不缺意外,萬一非農數據爆冷,遠超預期,那情勢可就完全逆轉了!美元將會上演一場驚天大反攻,避險情緒也會瞬間消退,讓那些押注黃金的投資者血本無歸。

所以,非農數據的結果,不是驚喜,就是驚嚇,沒有中間地帶。這場豪賭,誰能笑到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

長期展望:避險資產的春天,美元的寒冬?

撇開短期波動不談,從長遠來看,市場依舊籠罩著重重陰影。首先是揮之不去的關稅問題,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衝擊。其次是俄烏局勢,這場戰爭看不到盡頭,地緣政治風險始終高懸,讓投資者寢食難安。

在這種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黃金等避險資產,很可能會持續維持高位震盪。畢竟,亂世買黃金,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至於美元和美股的長期走勢,則要看聯準會的政策動向,以及美國經濟的實際表現。如果美國經濟持續疲軟,聯準會被迫降息,那美元很可能長期走弱。而美股,在經歷了多年的牛市之後,也可能面臨調整的壓力。

總而言之,未來的路,充滿了未知數。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非農數據、行業裁員分佈,以及通膨和消費數據,結合聯準會的政策動向,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斷。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