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定幣風雲:美國的《GENIUS 法案》與中國的數位貨幣雄心
《GENIUS 法案》的震盪:USDT 的挑戰與 Circle 的機遇
美東時間 6 月 17 日,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的 68 票通過了《GENIUS 法案》,這項法案被視為加密貨幣監管的裏程碑。聽說連李正皓都在 LINE TODAY 上關注這個議題,可見其影響力。這個法案的通過,如同在平坦的道路上為數位資產公司掃清了障礙,但也可能對目前的穩定幣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
首當其衝的,可能就是全球最大的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USDT)。目前的 USDT 僅約 85% 由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支持,這與《GENIUS 法案》要求的 1:1 現金及等價物支持有著明顯的差距。更糟糕的是,其審計機構 BDO Italia 似乎也難以達到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標準。這就好像想請 國分太一 來主持美國的財經節目,語言不通,文化也不同,根本是難以融入。
更讓人玩味的是,Tether 總部已經遷至薩爾瓦多,尋求該國總統的政治庇護。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甚至暗示,未來的 USDT 或許將不再直接進入美國市場,而是推出符合《GENIUS 法案》體系的結算穩定幣分支。這就好比 溜馬 (Pacers) 不想直接跟 雷霆 (Thunder) 在 NBA LIVE 上硬碰硬,乾脆另外組隊打 NBA LINE 的概念。但你覺得他們會輕易放棄在其他市場的統治地位嗎?
因此,《GENIUS 法案》的影響目前更多聚焦於美國本土,更大的作用是在加密監管領域樹立標杆。傳統穩定幣市場並不會馬上消失殆盡,就像 陳水扁 說要推動的政策,總是要經過一番波折。但隨著合規化的演進,日後合規穩定幣必將躍升為主流。Circle 上市後 10 天 600% 的漲幅,或許只是穩定幣藍海的發端。這就像威力彩頭獎一樣,讓人充滿了無限的想像。
中國的穩定幣佈局:潘功勝的發聲與香港的牌照爭奪戰
然而,在太平洋的另一岸,一場關於穩定幣未來的敘事正以截然不同的形態展開。近期中國內地穩定幣的熱潮持續上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 2025 陸家嘴論壇上首次提及穩定幣,表示區塊鏈和分散式帳本等新興技術推動央行數位貨幣蓬勃發展,實現了支付即結算,從底層重塑傳統支付體系,大幅縮短跨境支付鏈條,同時也對金融監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就好比 賀瓏 在《夜夜秀》上談論央行的政策,既要專業,又要幽默,還要能讓觀眾聽得懂。
在香港,《穩定幣法案》已確定將於 8 月 1 日正式生效。在香港發牌前夜,不少銀行機構、科技巨頭、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加速搶灘加密市場,屢屢發聲計劃申請穩定幣牌照。這就像 三麗鷗吉伊卡哇 在爭奪香港市場,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穩定幣市場全景:供應量激增與收益型穩定幣的崛起
據 Delphi Digital 報告,穩定幣市場供應量首次超過 2500 億美元。其中收益型穩定幣增長迅速,Ethena 自推出以來已達近 60 億美元;Tether 和 Circle 仍主導市場,合計佔有 86% 的流通供應量;發行商多樣性增加,10 多種穩定幣流通量超過 1 億美元;超 1200 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被鎖定在穩定幣內,形成傳統市場外的流動性池。這就像百味人生,各種滋味都有,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 Tether 和 Circle 這兩大巨頭。
Pump.fun 的隕落與 X 的超級應用夢
Pump.fun 官推封禁:Meme 幣狂潮的退卻?
上週 X 平臺突發大規模封號事件,這簡直比忠孝橋車禍還讓人措手不及!緊接著,2024-2025 年最火爆的 Meme 發射平臺 Pump.fun 的官號以及其創辦人 Alon 的帳號也慘遭封禁。一時間,全網眾說紛紜,P 圖流假新聞迅速在 X 上病毒式傳播,讓人分不清真假,簡直比劉雨柔的緋聞還精彩。
不過,面對這一大規模 FUD(Fear, Uncertainty, Doubt),X 上卻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Pump.fun 一倒,牛市即將開啟。」這話聽起來有點像 Tyson Yoshi 說要退出歌壇,但誰知道呢,幣圈的事情總是難以預料。
據 Onchain Lens 監測,2025 年以來,Pump.fun 向 Kraken 交易所總計轉入 234.4 萬枚 SOL,累計價值約 3.84 億美元。而 Pump.fun 的轉入與 Sol 的短時下跌呈現強關聯性,更是引發了行業內對其瘋狂拋售獲利的廣泛質疑。這就像 黃暐傑 在中職投出觸身球,大家都在猜測是不是故意的。
而 Pump.fun 自 2024 年第一季度上線以來,憑藉 1% 的交易手續費和繫結曲線機制,已累計實現 7 億美元收入,成為加密經濟中最具盈利能力的專案之一,在近期更是宣佈融資 10 億美元用以 TGE。然而 Pump.fun 普通投資者虧損現象日益嚴重,市場操縱機器人和內幕交易等系統性風險愈發膨脹;原本簡單的社群文化已異化為複雜的「Meme 幣產業鏈」。這一切都致使目前 Meme 投機熱潮已經不復舊觀。簡直比 三巫日 還可怕,讓人血本無歸。
Pump.fun 的估值迷霧:40 億美元出售與 70 億美元 FDV
據各大媒體援引知情人士訊息,Pump.fun 準備以 40 億美元估值出售 25% 的 PUMP 代幣以籌集 10 億美元。Messari 的 Sunny Shi 為 PUMP 構建了一個估值模型,結果顯示其 FDV (完全流通市值)可能達 70 億美元。這就像 台灣彩券 說這次威力彩頭獎上看 30 億,但你真的會相信嗎?
我們的估值方法採用自上而下的模型,假設了加密市場整體交易量、Solana 佔比、啟動平臺份額和 PumpSwap 市場份額。這些假設和模型僅對企業客戶開放,但我會分享主要結論。
在我們的基本情景 中,我們認為 Memecoin 會在更廣泛的加密經濟中佔據一個細分市場,因為它們比 NFT 更適合投機用途。當然, Solana 生態隨著成熟無疑會向新的資產對多元化發展,但這點也很可能成立。
我們認為,即使 Pump.fun 在 Solana 生態內佔據的份額略有下降,但 PumpSwap 持續增長,Pump 專案仍然有望在未來兩年內產生約 6.75 億美元的收入。按 10 倍估值倍數計算,對應的 FDV 為約 70 億美元。這估值,簡直比緯創的股價還讓人看不懂。
然而,關鍵前提是:如果專案方選擇一種不透明的代幣 / 股權結構,將大部分收入分配給內部人士而非代幣持有者,那我們認為當前市場已變得相當謹慎,不會忽視這種糟糕的價值積累方式。這就好像 佳格食品 的產品標示不清,消費者當然會選擇抵制。
X 的超級應用藍圖:投資交易、加密訊息與 AI 投顧
X,正在向著一個集社交媒體、金融、AI 等於一體的超級應用平臺快速轉型。6 月 19 日,X 執行長 Linda Yaccarino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使用者將很快能直接在 X 上進行投資和交易。X 信用卡或借記卡也正在探索中,可能於今年推出。」這簡直比客家幣登記還讓人期待,但也讓人擔心隱私問題。
隨著投資交易功能的臨近推出,X 的超級應用藍圖正在逐步清晰:
- 全能社交平臺 —— 資訊與互動的中心:利用即時新聞和社交討論,成為投資者的首選資訊源之一。
-X Chat:X 已向部分使用者推出 X Chat Beta 功能,支援加密訊息、訊息自毀以及傳送任何型別檔案的功能,並新增支援音訊、視訊通話。這是基於 Rust 構建的,帶有(比特幣風格)加密的全新架構。這簡直比 藍星蕾 的身材還火辣,讓人想一探究竟。
-X Money 金融服務生態:點對點支付、投資、交易,Grok 智慧投顧加持,預測市場深度整合和信用卡 / 借記卡也可能在這一包含在 X Money 中。Visa 是 X Money Account 的第一個合作夥伴,將允許 X 使用者在傳統銀行帳戶和數位錢包之間轉移資金,並進行即時點對點支付。值得一提的是,X Payments LLC 已在美國 43 個州獲得許可。這簡直比 央行 發行數位貨幣還方便,但也讓人擔心安全問題。
-AI 驅動的智慧化體驗:Grok 整合在 X 中,通過與 X 平臺的深度整合,支援使用者能夠獲取即時的新聞、市場動態或社交媒體趨勢和分析。這就像 胡瓜 身邊有阿翔和籃籃,隨時提供最新資訊。
空投獵手的指南:2025 年年中潛力項目盤點
L1/L2 賽道:新興公鏈的空投機會
2025 年已經過半,加密貨幣市場依舊風起雲湧。對於熱愛空投的玩家來說,現在正是把握下半年機會的最佳時機。Foresight News 再次梳理出 60 + 潛力專案,希望能幫助大家更有效地篩選適合自己的空投機會。這就像在 夏至 時節尋找最消暑的冰品,要精挑細選才能找到最棒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 L1/L2 賽道。這個賽道一直以來都是空投的熱門領域,新的公鏈不斷湧現,它們往往會通過空投來吸引用戶和建立社群。值得關注的項目包括 Pharos、Aztec、Abstract、Ink、Polymer、Monad、MegaETH、N1、Camp Network、ZERϴ Network、Hemi、Cytonic、Fogo 等等。這些項目各有特色,有些專注於隱私,有些則致力於提高交易速度和可擴展性。選擇哪個項目取決於個人的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當然,要記得做足功課,別像 李郁涵 一樣,隨便聽信謠言。
AI / 算力 / DePIN 賽道:智能時代的空投盛宴
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AI、算力和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路)賽道也成為了空投的新熱點。這些項目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構建更加開放、透明和高效的 AI 生態系統。值得關注的項目包括 Ritual、Gradient Network、Nexus、Yupp、Nous Research、Newton、DAWN、Prime Intellect、Arcium、Inco、Gensyn 等等。這些項目涵蓋了 AI 模型訓練、數據儲存、算力共享等多個領域,為空投獵手提供了豐富的選擇。這就好比 IU 出新專輯,每一首歌都值得期待。
DeFi 賽道:Solana、Monad、MegaETH 生態的空投寶藏
DeFi(去中心化金融)賽道一直是加密貨幣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空投的重要來源。在 2025 年,Solana、Monad 和 MegaETH 等生態系統的 DeFi 項目尤為值得關注。這些生態系統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活躍的開發者社群,為 DeFi 創新提供了沃土。具體來說,Solana 生態的 Perena、RateX、Fragmetric、Exponent,Monad 生態的 aPriori、Kintsu、Kuru、Perpl、Curvance、Opinion Labs、Nad.fun,以及 MegaETH 生態的 CAP、GTE 等項目都值得重點關注。此外,Infinex、Aster、Noble、Mezo、Perennial、Paradex、Avantis、Reservoir、Momentum、HyperLend、Hyperdrive、HyperSwap、HypurrFi 等項目也值得留意。但要小心,別像 SPACEX 的星艦爆炸 一樣,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錢包、資料、CEX、社交、NFT 等:其他賽道的空投驚喜
除了上述三大賽道,錢包、資料、CEX(中心化交易所)、社交和 NFT 等領域也存在著不少空投機會。例如,MetaMask、Phantom、Zerion、Rabby、Rainbow 等錢包,Nansen、Irys 等資料平台,BackPack 等 CEX,Polymarket、Farcaster、Ethos、time.fun、Towns、Noise 等社交平台,以及 OpenSea 等 NFT 市場,都可能在未來推出空投活動。此外,Espresso Systems、Succinct、RISC Zero、DoubleZero、Union 等項目也值得關注。但要記得,空投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別像 煥羽 一樣,一不小心就跌落神壇。
數位戰場的烽火:地緣衝突在加密領域的延伸
伊朗加密交易平臺 Nobitex 被盜:8170 萬美元的資金外流
以巴衝突還沒落幕,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又不斷升級,這把火甚至燒到了加密領域。這就像 SOUNDERS vs ATLÉTICO MADRID 的比賽,場上場下都充滿了火藥味。
鏈上偵探 ZachXBT 在 6 月 18 日下午爆料,伊朗加密交易平臺 Nobitex 遭遇駭客攻擊,損失金額從原先估計的 4865 萬美元暴增至約 8170 萬美元!這些被盜資金透過 Tron、比特幣、DOGE Chain 和 EVM 鏈等多個管道流出,涉及多個與該交易平臺相關的錢包。這簡直比地震速報還讓人震驚,而且還是規模 8.0 的大地震。
這起事件不僅暴露了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安全漏洞,也凸顯了地緣政治衝突對數位資產領域的潛在影響。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 菲律賓免簽 也變成一場騙局,那該有多可怕?在數位時代,戰爭的形式已經變得越來越多元,網路攻擊和加密貨幣盜竊也成為了地緣政治鬥爭的新工具。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護自己的數位資產,成為了每一個加密貨幣用戶必須思考的問題。 這件事也提醒我們,即使科技再進步,人性的黑暗面永遠不會消失。就像高安國的歷史劇,永遠離不開權力鬥爭。
行業觀察:MEV 機器人的垃圾交易、Telegram 創辦人的專訪與注意力經濟
MEV 機器人的困境:垃圾交易與擴容紅利的流失
當以太坊 Layer2 與 Solana 奮力擴容時,MEV 機器人正以垃圾交易搶佔超 50% 區塊空間,卻讓使用者手續費飆升、擴容紅利流失殆盡。這就像巴黎聖日耳曼 對 博塔弗戈 的比賽,球員們努力進攻,結果卻被場外的因素干擾,導致比賽失利。
當按獲利地址對資料進行分組後,市場集中度變得極為顯著:結果很明顯,僅兩家機構就主導了 Base 上 80% 以上的垃圾交易。這種極端集中化表明市場存在明顯進入壁壘,且當前的「垃圾交易拍賣」並非真正的競爭性市場。競爭缺失進一步削弱了價格發現機制,導致公鏈既無法捕獲被提取 MEV 的真實價值,又不得不承受垃圾交易帶來的負外部性。這就像國分太一主持的節目,永遠只有那幾個來賓,觀眾都膩了。
Pavel Durov 的專訪:政治、權力、民主與遺囑
法國《觀點》雜誌採訪了加密通訊應用 Telegram 的共同創辦人兼 CEO Pavel Durov,這是他迄今為止接受的最長時間的採訪,一場關於政治、權力和民主的訪談。這簡直比 Inter Miami vs Porto 的友誼賽還引人關注,畢竟 Durov 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數百萬用戶的心。
Pavel Durov 在這次採訪中講述了在法國被審訊的感受,揭示了關於幾個國家權力機構和情報部門的資訊,包括 FBI 和法國對外安全總局(DGSE),表達了他為言論自由而戰的鬥爭和對民主未來的擔憂,他堅決拒絕出售 Telegram,以及他對法國的深厚情感。他還分享了對埃隆・馬斯克、馬克・馬克祖克柏和 ChatGPT 建立者山姆・奧特曼的看法。
Pavel Durov 還透露了年僅 40 的他已立下遺囑,財富將「一視同仁」的分給 6 個親生孩子以及捐贈精子所生的的 100 多個孩子,且要求他的孩子們在 30 年內不得繼承他的財產。這簡直比POCO F7 還讓人驚訝,沒想到 Durov 竟然有這麼多孩子!他看上去如此年輕的「保養祕籍」是遠離一切可能上癮的東西,不喝酒、咖啡或茶,不吸菸,遠離糖,並且每天早上連續不間斷地做 300 個俯臥撐,接著是 300 個深蹲。這簡直比康霈 的鍛鍊計畫還 কঠোর, 一般人根本無法堅持。
Pavel Durov 稱,Telegram 對他來說是支出來源,而不是收入來源,他的流動資產要少得多,而且不是來自 Telegram,來自其 2013 年對比特幣的投資。他對 AI 的看法是當前的大模型並不智慧,而他的兄弟尼古拉在開發真正「智慧」的 AI。這就像張啟楷 在財經節目上分析比特幣的走勢,總是能提出獨到的見解。
注意力經濟:Pump.fun 的病毒式反射與 Loud! 實驗
從歷史來看,金融資本一直是我們衡量和交換價值的主導視角。但當今經濟系統中的價值已不再僅侷限於金融層面。注意力經濟正在崛起,成為一種新的力量。就像星艦爆炸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注意力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價值。
有些平臺是完全基於注意力資本運作的,比如:Pump.fun 完全圍繞病毒式反射構建,代幣吸引力依賴短期迷因、影響者推動和文化熱點,屬於純粹的注意力市場,具有高流動性、高炒作敏感性和反身性。近期的 Loud! 實驗就是極端案例。這就像三立鷗吉伊卡哇 的周邊商品,總是能引起粉絲的瘋狂搶購。
Arthur Hayes 的忠告:勿做空 Circle 與銀行轉型
Arthur Hayes 的這篇文章解析了穩定幣市場的演進,警示投資者勿做空 Circle 並揭示行業生存邏輯。這就像高安國 在歷史劇中分析局勢,總是能看清背後的權力鬥爭。
儘管每家大型傳統銀行的高層職位上都有像他們這樣的人,但銀行這個有機體並不想改變,因為這意味著許多細胞(也就是員工)的死亡。Tether 僅有不超過 100 人的員工,卻可以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擴展套件來執行整個全球銀行系統的關鍵功能。相比之下,世界上運營最好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僱傭了略超過 30 萬名員工。
銀行正面臨關鍵時刻,要麼適應,要麼滅亡。但阻礙它們精簡臃腫員工隊伍並提供全球數位經濟所需產品的是規定性監管,即必須僱傭多少人來執行某些職能。這就像陳玉珍 在立法院質詢,總是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