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上市企業秦川物聯:營收下滑,虧損擴大敲響警鐘

業績慘澹:2024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中國經濟網日前披露了秦川物聯的2024年度財報,數據簡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營收3.21億元,同比下降1.99%,看似降幅不大,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是驚人的-6523.65萬元,去年同期也虧,但“僅”虧-5923.75萬元。更扎心的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更是慘不忍睹,達到-7169.74萬元,去年同期“才”-5665.11萬元。這數字背後,反映的是企業經營狀況的持續惡化。好消息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勉強為正,有1453.30萬元,但去年同期可是-3973.70萬元。這點現金流,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更讓人無語的是,因為虧損,所以今年不分紅,也不搞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未分配利潤直接結轉到下年度。這對於期待回報的股東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不知道那些在高位接盤的股民,現在心裡是何感想?怕是想找苗博雅孔令奇來開導開導了吧。

秦川物聯敲響警鐘:營收下滑、虧損擴大,科創板募資光環褪色

秦川物聯敲響警鐘:營收下滑、虧損擴大,科創板募資光環褪色

2025年Q1:寒冬持續,虧損加劇

如果說2024年只是小感冒,那2025年第一季度簡直就是哮吼發作。營收直接腰斬,只有5620.83萬元,同比暴跌44.56%。淨利潤更是雪上加霜,直接虧損2984.56萬元,去年同期還“只”虧613.38萬元。扣非淨利潤也好不到哪裡去,虧損2991.7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持續為負,-2508.11萬元,比去年同期還少。這數據擺明了告訴我們,秦川物聯不僅沒能走出困境,反而越陷越深。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股價恐怕會直逼仁寶股價了。

這不禁讓人懷疑,這家公司到底怎麼了?是技術不行?還是管理有問題?亦或是整個行業都在走下坡路?種種疑問,都指向了秦川物聯面臨的嚴峻挑戰。

募資光環褪色:上市之路並非坦途

超募資金使用成疑:錢都花哪裡去了?

秦川物聯當年科創板上市,也算是風光一時。發行價11.33元/股,首日開盤直接衝到31.16元,盤中還摸到了34元的高點,最終收在32.45元。然而,好景不長,之後股價便一路震盪下行,可謂是高開低走。當年IPO募集資金總額高達4.7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淨額也有4.16億元。更神奇的是,原計劃只要募集4.06億元,結果還超募了966萬元。這多出來的錢,本應該讓公司更有底氣發展,可現在看來,這筆錢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效益。

招股書上寫著,這些錢要用在智能燃氣表研發、信息化系統升級、營銷網絡建設等等。但現在營收下滑、虧損擴大,讓人不禁要問:這些錢到底花哪裡去了?難道都拿去王文洋包養小模了嗎?當然,這只是玩笑話,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是擺在秦川物聯面前的現實問題。

華安證券:旱涝保收的承銷商?

上市發行,券商當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華安證券作為秦川物聯的保薦機構,光承銷保薦費用就拿走了4229萬元。無論公司經營狀況如何,券商這筆錢是穩賺不賠。當然,券商的付出也值得肯定,但看到秦川物聯現在的慘狀,難免讓人覺得,華安證券是不是只顧著賺錢,而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幫助企業健康發展?這種情況,在蘇花公路的工程案中也屢見不鮮,前期評估信誓旦旦,後期卻問題百出。希望劉揚偉蔡力行能借鏡一下,別讓類似情況在鴻海或聯發科上演。

深度分析:秦川物聯的困境與出路

秦川物聯的困境,恐怕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宏觀經濟下行、行業競爭加劇、自身經營管理不善,都可能是罪魁禍首。智能燃氣表市場競爭激烈,技術更新換代迅速,如果企業不能緊跟市場變化,很容易被淘汰。此外,內部管理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力,也會蠶食企業的利潤。

要走出困境,秦川物聯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首先,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競爭力。其次,要優化內部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第三,要開拓新的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如果只是一味地吃老本,恐怕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現在青鳥行動如火如荼,但如果企業自身不爭氣,再多的支持也無濟於事。不如趁著520優惠,好好思考一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如果實在不行,不如考慮轉型去做帛琉旅遊,或者集資買張威力彩,說不定還能鹹魚翻身。又或者,學學白馨儒,先在wtt打出名堂,再考慮其他。當然,這些都只是玩笑話,企業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 希望總統府能多關注一下科創板企業的發展,避免類似秦川物聯的情況再次發生。 畢竟現在還有plg冠軍賽可以吸引大眾目光,別讓經濟問題成為焦點。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