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近日公开征求意见的《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该规定旨在强化对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全过程监管,落实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被业内人士视为期货市场长期利好。
新规首次明确了程序化交易的概念,为监管机构和期货公司提供了清晰的依据和指导,如同为期货市场搭建了一套更完善的“交通信号系统”,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减少风险,提升效率。
新规明确了程序化交易的底线——不得影响期货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并对高频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幌骗交易等行为进行了规范,维护市场公平性。同时,新规对交易信息系统、系统接入、权限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防止系统安全漏洞和非法经营行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规对常规程序化交易策略影响较小,主要影响高频交易,尤其在频繁挂撤单方面。新规的实施将促使程序化交易软件供应商更加注重产品的合规性,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适应新规,期货公司需要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完善合规风控体系;私募机构也需配合进行服务器风险隔离。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应主动拥抱监管,共同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未来,监管机构还需注重细则明确、执行公平、惩戒措施到位,并通过技术工具、细则完善和行业协作,构建透明、高效的监管生态。程序化交易监管的最终目标是平衡创新与风险,促进市场公平、透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