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再次出售资产:立讯精密接盘

闻泰科技(600745.SH)与立讯精密(002475.SZ)再次上演资产转让大戏。3月20日晚间,两家公司同步发布公告,宣告闻泰科技计划以现金方式,向立讯精密及其全资子公司立讯通讯,转让其下属昆明闻讯等五家公司的全部股权,以及无锡闻泰等三家公司的业务资产包。

交易详情:涉及多家公司股权及资产包转让

这并非两家公司首次进行此类交易。早在1月23日,立讯通讯就已与闻泰通讯达成协议,以6.16亿元的价格收购闻泰通讯旗下的嘉兴永瑞等三家公司的100%股权,并结清相关应付款项10.805亿元。两次交易涉及的标的公司资产总额,截至2024年末高达369.24亿元。

交易双方:A股上市公司女掌门人的博弈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桩交易的背后,是两位A股上市公司女掌门人的战略布局。闻泰科技的董事长兼总裁是张秋红,立讯精密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则是颇具盛名的女富豪王来春。

市场反应:股价表现不一

截至3月21日收盘,闻泰科技的股价小幅上涨0.58%,报收34.89元/股,总市值达到434.2亿元。而立讯精密的股价则下跌1.39%,报收39.86元/股,总市值为2887亿元。
张秋红掌舵:闻泰科技战略性剥离产品集成业务

曾经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龙头闻泰科技,如今正经历着一场战略转型,核心举措便是剥离其产品集成业务。

昔日ODM龙头的转型:聚焦半导体业务

闻泰科技起家于手机方案设计业务(IDH),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手机ODM制造商。此后,公司进军半导体领域,形成了产品集成业务和半导体业务两大主营板块。

业绩压力与外部环境:剥离业务的深层原因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的收入分别为443.15亿元和586.09亿元(未经审计),占公司总营收的72.39%和79.46%。然而,该业务却持续亏损,2023年净亏损4.4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9.67亿元。

持续的亏损促使闻泰科技下定决心剥离产品集成业务。在剥离前夕,公司高层也进行了调整。实际控制人张学政因信披违规受到处罚后退居幕后,2025年1月16日,张学政的姐姐张秋红正式当选为闻泰科技新任董事长,并接替张学政成为公司新任总裁。张秋红上任后,加速推动了闻泰科技剥离产品集成业务的进程。

闻泰科技3月20日的公告显示,公司拟向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转让其下属的昆明闻讯、黄石闻泰、昆明闻耀、深圳闻泰、香港闻泰(含印尼闻泰)的100%股权,以及下属公司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本次交易将采用现金交易方式,金额将根据标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与债转股金额之和确定。

据了解,闻泰科技剥离产品集成业务,主要基于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以及公司业务发展需求。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公告,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受此影响,公司产品集成业务面临难以承接新项目订单、已接项目订单丢失等严峻问题。

根据闻泰科技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至-4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至-45.5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且较2024年前三季度盈亏方向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计提了大额减值。这也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并下发了监管工作函。3月20日晚间,闻泰科技回复问询称,本次产品集成业务长期资产减值迹象,源于公司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供应商(含技术合作方)、客户对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事项的扩大化理解和执行。

闻泰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如果维持现状,预计2025年公司产品集成业务收入将大幅下滑,因此公司决定战略性退出该业务。

2024年12月31日,闻泰科技与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签署了《出售意向协议》,拟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的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9家标的公司股权及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或其指定方。2025年1月23日,闻泰通讯与立讯通讯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嘉兴永瑞、上海闻泰电子、上海闻泰信息3家公司的100%股权。立讯通讯需支付6.16亿元交易对价,并结清相关应付金额10.805亿元。目前,这3家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闻泰科技表示,鉴于上述资产交易与本次交易标的资产属于相同或相近的业务范围(即产品集成业务板块),因而纳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累计计算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的资产范围涉及闻泰科技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合实体清单影响等多种因素,闻泰科技拟对尚处于建设过程中的闻泰无锡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3个项目执行终止程序。

调整与变化:出售意向协议的修订

两次转让的资产与《出售意向协议》中的标的资产并未完全一致。“当时《出售意向协议》中是不含A客户业务的,在正式转让时做了一些调整,目前看来,公司ODM业务资产已经转让完毕了,后续会专注于半导体业务。”闻泰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
立讯精密缘何接盘亏损业务?

闻泰科技接连剥离资产,而接盘方均是国内精密制造的龙头企业立讯精密,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立讯精密的扩张之路: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

在王来春的掌舵下,近年来,立讯精密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拓展业务版图。自2010年上市以来,立讯精密的营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从2010年10亿元的规模起步,至2023年突破2300亿元的大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72亿元,同比增长13.67%,归母净利润为90.75亿元,同比增长23.06%。

战略考量:补足安卓生态,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作为苹果产业链代工龙头,立讯精密的主营业务包括消费电子业务、通讯与数据中心业务、汽车业务。其中,消费电子业务是核心业务,公司一直被外界称为“果链一哥”。

本次交易完成后,立讯精密将取得深圳闻泰、黄石闻泰、香港闻泰、印尼闻泰、昆明闻泰、昆明闻讯100%股权,以及印度闻泰、无锡闻泰、无锡闻讯相关业务资产包。

立讯精密表示,在本次及前次交易中,公司将收购闻泰科技旗下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相关标的公司股权及业务资产包,以快速补足在安卓生态ODM系统集成领域的研发团队与制造资源,有效缩短从0到1的自主培育周期,提升资源投入性价比。

立讯精密还称,与此同时,标的公司在手机、平板、笔电、小家电等消费电子系统集成ODM和OEM领域具备成熟的研发制造体系,将与公司现有精密制造能力形成深度互补,显著增强在智能终端、AI硬件开发等系统级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能力。

潜在风险与影响:盈利能力待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标的资产包含A客户业务和非A客户业务。A客户即苹果公司。至于两部分业务占比各是多少?闻泰科技出售标的资产亏损较多,交易完成后对立讯精密的盈利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仍待进一步观察。

专家观点: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认为,两家行业巨头进行资产转让,是一种战略调整和资源优化。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两家公司通过资源转让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同时,这种合作也可以促进双方在技术、市场、产业链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