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Launchpool的狂热与GUN代币的诞生:链游复兴的假象?

3月31日晚间,与大逃杀游戏《Off the Grid》深度捆绑的GUN代币粉墨登场,背后站着的是开发商Gunzilla Games和他们的GUNZ区块链。币安Launchpool的一波操作,的确引爆了市场,号称170多万人参与,质押金额飙到158亿美元,乍一看,链游的“文艺复兴”似乎真的要来了。

然而,这种“复兴”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让人不得不怀疑,这背后究竟是真金白银的热情,还是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

表面光鲜的数据: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

不得不承认,Gunzilla Games在营销上确实有一手。大手笔请来Ninja这类游戏圈的大佬站台,短时间内确实能把热度炒起来。看看最初那90万的日活用户,再对比现在腰斩的数据,这种昙花一现的景象,是不是有点眼熟?

与其说是玩家真的对《Off the Grid》这款游戏有多么热爱,倒不如说是被“链游”、“币安Launchpool”这些字眼刺激到了。毕竟,币圈的韭菜们,最不缺的就是一夜暴富的梦想,而Launchpool,无疑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快捷通道。

GUN代币上线后,价格冲高回落,也印证了这一点。那些冲着短期利益来的投机者,早就见好就收,留下的,要么是被套牢的韭菜,要么是真正信仰“链游”的理想主义者。

主网上线疑云:是技术瓶颈还是另有隐情?

更令人玩味的是,GUN代币上线的同时,GUNZ主网也悄无声息地启动了。官方低调得就像是怕被人发现一样,X账号上全是GUN代币的消息,仿佛这条链的存在只是为了给代币提供一个名义上的依托。

打开GUNZ主网的浏览器,你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一条“鬼链”,交易寥寥无几,毫无生气。官方之所以对主网如此讳莫如深,恐怕是因为他们心里也清楚,所谓的“链游”,最重要的那部分——《Off the Grid》——压根还没搬到主网上来。

现在,玩家们还在GUNZ测试网上玩着,PC、PS5、Xbox版本的游戏,依然在测试网里打转。测试网上倒是积累了不少数据:1470多万个钱包,4.9亿笔交易。但这更像是一堆无意义的数字,毕竟,测试网上的东西,一文不值。

这让人不禁要问:Gunzilla Games到底在搞什么鬼?是技术上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打算真正把游戏搬到主网上来?抑或是,这条链,这款游戏,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配合代币的发行而存在的?

GUN:VC的狂欢,散户的陷阱?

Gunzilla Games至今已经公开了两轮融资,总额高达7600万美元,背后的投资机构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Republic Capital、Griffin Gaming Partners、Animoca Brands、Jump Crypto、Avalanche旗下的Blizzard Fund,还有CoinFund。

如果放在上个牛市,这种被VC们捧上天的明星项目,绝对是散户们趋之若鹜的对象。但现在,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的韭菜们,已经学会了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些“VC币”。

L1公链GUNZ的原生代币GUN,自然也逃不过被拷问的命运。6.05%的初始流通量,超过7.4亿美元的FDV(完全稀释估值),典型的“高市值,低流通”,摆明了就是要收割散户。

代币经济学背后的权力游戏:VC与团队的绝对掌控

看看GUN的代币分配方案,就能明白为什么说它是“VC币”了。

私募轮占了总量的37.8%,这意味着,早在代币上线之前,VC们就已经锁定了大量的筹码。这还不算完,创始人及团队还拿走了12.805%,顾问团队又分走了5.29%。

加起来,VC和项目方团队持有的代币数量超过了50%。也就是说,市场上流通的代币,大部分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种高度集中的代币分配结构,让散户们根本没有话语权,只能任人宰割。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VC和团队持有的代币,都有解锁期。一旦解锁期到来,他们就可以抛售手中的代币,套现离场。而接盘的,只能是那些被“链游复兴”的口号忽悠进来的散户。

做市商疑云:是技术性调整还是利益输送?

币安的GUNZ项目报告中提到,GUN总供应量的2%(即2亿枚)被分配用于流动性/做市。报告还特别注明:“代币暂未分发至做市商,后续将提供额外地址信息。”

然而,链上分析师@ai_9684xtpa 却发现,疑似GUN做市商的地址,早在3月31日凌晨就发生了大规模转移,共计1.91亿枚代币。更诡异的是,从4月1日凌晨开始,这个地址就开始进行高频小额卖单操作,平均每秒成交约10笔,每笔金额约6美元,相当于每小时抛售约21.6万美元的代币。

当然,也有人解释说,这可能是某个参与了Launchpool的大户设置了机器人自动卖币。但问题是,这个“大户”为什么要在代币上线的第一时间就疯狂抛售?难道他真的不看好这个项目?

无论真相如何,这种种迹象都让人感到不安。做市商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防止价格剧烈波动。但如果做市商本身就是为了砸盘套现,那这个市场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GUN代币:实用性缺失的空中楼阁?

Gunzilla Games的Web3总监Theodore Agranat曾经豪言壮语:“我们推出了一款游戏,主流玩家评论说他们只玩Off the Grid。因此,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开发足够的游戏,以便在拥有2.5亿用户的全球领先交易所 Binance 上线。” 他甚至声称,他们已经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Web3游戏项目,以及最大的Web3 AAA游戏生态系。

Web3游戏的规模是否最大,姑且不论,但GUNZ对玩家的激励方式,绝对是“别具一格”——没有空投,没有奖励,只有无尽的等待。

未向玩家空投:Web3精神的背离?

随着GUN代币正式推出,Gunzilla Games宣布将销毁测试网代币。当然,他们也并非完全无情,玩家在测试网铸造的武器和义肢等物品,可以迁移到主网。玩家最终可以将这些物品从游戏中取出,并在OpenSea上出售。

这听起来似乎还不错,但仔细想想,这和传统的Web3游戏有什么区别?玩家辛辛苦苦在游戏中付出时间和精力,最终得到的,只是一些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虚拟物品。

Web3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是去中心化,是所有权,是让玩家真正掌控自己的资产。但Gunzilla Games的做法,却恰恰与这种精神背道而驰。他们没有将代币空投给玩家,而是选择将大部分代币掌握在自己和VC手中。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中心化吗?

那些真正热爱《Off the Grid》的玩家,那些为这个游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玩家,最终却一无所获。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VC和项目方团队坐享其成,而自己却沦为廉价劳动力。

所谓的生态系统:画饼充饥的未来?

在代币实用性方面,$GUN 将用于访问 GUNZ 平台,该平台为游戏开发者提供区块链原生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从游戏内市场购买游戏内物品、支付定制物品和消耗品。未来,Gunzilla 计划将其他游戏和项目添加到生态系统中,GUNZ生态系统及其代币的实用性也可能相应地进行增长。

这段话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却空洞无物。所谓的GUNZ平台,现在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任何实际的应用。所谓的生态系统,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划。

Gunzilla Games想要打造一个Web3游戏生态系统,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他们有什么底气?他们有什么优势?他们又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来实现这个目标?

如果只是靠着一张嘴,靠着一些空洞的口号,就想建立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Gunzilla Games的真实目的:娱乐至上还是资本游戏?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最好的、最身临其境的、最吸引人的游戏体验,”Agranat 表示,他们真正的目标是给玩家提供娱乐,并不打算试图改变任何人。“我们试图做的是,我们试图说,‘这样更好。我们正在创造一些东西。这就是你拥有资产的方式。’现在,如果你想了解如何设置钱包,真正拥有你的资产,自我保管,你可以。即使服务关闭,你也可以保留它,然后你可以在 OpenSea 上出售它。但这仍然是关于我们如何提供最好的游戏体验,我们使用 Web3工具为玩家提供更好的体验。”

Agranat的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却掩盖不了其背后的真实目的。

Gunzilla Games真的是为了给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吗?恐怕并非如此。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链游”这个概念,吸引更多的资金,割更多的韭菜。

他们利用Web3的概念,将游戏和代币紧密捆绑在一起,制造出一种“玩游戏就能赚钱”的假象。然后,他们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吸引散户们进场,让他们成为自己收割的对象。

《Off the Grid》这款游戏本身,或许是一款不错的游戏。但它被赋予了太多的附加价值,太多的期待,太多的炒作。最终,它可能无法承受这些压力,沦为一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

这场“链游复兴”的戏码,或许会吸引一些人的目光,但最终,它只会留下一地鸡毛。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