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贸易战:一场血洗市场的豪赌?

股市、币市哀鸿遍野:谁在为特朗普的疯狂政策买单?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关税大棒,全球金融市场瞬间风声鹤唳。美股一泻千里,加密货币市场也未能幸免,一片腥风血雨。你问我怎么看?我只能说,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豪赌,赌注是全球经济的未来,而买单的,是无数投资者的血汗钱。

短短一周,美股市值蒸发超过6万亿美元,其中“美股七巨头”就贡献了超过1.5万亿的损失。这数字背后,是多少股民的噩梦?更可悲的是,加密市场也没能成为避风港。比特币跌破8万美元,以太坊更是创下了一年多来的新低。总市值跌破2.6万亿美元,过去24小时的跌幅超过9%!这哪里是“数字黄金”,简直就是“数字韭菜收割机”。

你说,这只是短期震荡?我呸!这根本就是一场人为制造的金融灾难!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将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别跟我说什么长期利好,短期阵痛。对不起,我只想知道,我的钱什么时候能回来!

关税大棒挥舞,全球经济瑟瑟发抖: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轮“关税贸易战”,绝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表面上,是为了解决贸易逆差,保护美国产业。但实际上,恐怕没那么简单。

“对等关税”?呵呵,这不过是个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这种政策,短期内或许能让一部分美国企业受益,但长期来看,只会损害全球贸易体系,引发贸易战,最终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特朗普的政治考量。他需要通过强硬的贸易政策,来迎合国内的民粹主义情绪,巩固自己的支持者。说白了,就是为了选票,不惜牺牲全球经济。这种政治投机行为,简直是令人作呕!

而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只能祈祷这场闹剧早点结束,否则,我们的财富,很可能在这场豪赌中化为乌有。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檄文:关税,是武器还是自杀刃?

“对等关税”:看似公平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陷阱?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策略,听起来像是以牙还牙,公平公正。但仔细一琢磨,这根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经济陷阱。所谓的“对等”,不过是按照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幅度来征收关税。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完全无视了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以及国际贸易的细微之处。

要知道,贸易逆差并不总是坏事。它可能反映了一个国家消费需求旺盛,或者产业结构升级。一味地追求贸易平衡,只会扼杀创新,阻碍经济发展。更何况,关税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来承担。特朗普政府看似在惩罚外国,实际上却是在损害美国人民的利益。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简直是愚蠢至极!

白宫的强硬姿态:关税不可谈判?特朗普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白宫官员放出风声,说特朗普的新关税计划不应被视为谈判的起点。顾问们更是被告知,要将关税描述为对国家紧急情况的回应,而不是潜在的新贸易谈判的基础。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铁了心要一条路走到黑。

那么,特朗普的底牌究竟是什么?难道他真的认为,凭借着关税大棒,就能让所有国家屈服?我认为,他可能打错了算盘。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闭关锁国,单打独斗。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只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孤立和反制。

Pompliano的阴谋论:特朗普在故意制造崩盘?细思极恐的逻辑推演

Professional Capital Management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nthony Pompliano 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特朗普正在故意让资本市场崩盘,以迫使其降息并降低偿还美国国债的成本。这个观点听起来很阴谋论,但仔细一想,却并非没有道理。

特朗普一直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满,多次公开喊话要求降息。如果他真的相信,低利率能够刺激经济增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来迫使美联储就范。而制造市场恐慌,引发股市崩盘,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但如果Pompliano的阴谋论是真的,那么,特朗普的疯狂行为,就不仅仅是愚蠢,而是赤裸裸的犯罪!

美股暴跌,“黑色星期一”魅影重现?恐慌情绪蔓延市场

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冲击下,美股市场哀鸿遍野。标普500和纳指在4月4日收跌近6%,创下多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不少人开始担心,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暴跌是否会重演。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是美国股市历史上最惨烈的崩盘之一。道琼斯指数在一天之内暴跌22.6%,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今天的市场环境和1987年有所不同,但恐慌情绪的传染性,却是一样的。一旦市场信心崩溃,投资者蜂拥抛售,那么,股市崩盘就可能真的会发生。

Navarro的“不要惊慌”:空洞的安慰,还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面对市场的恐慌情绪,特朗普政府高级贸易顾问 Peter Navarro 出面安抚投资者,呼吁大家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他还预测,股市最终将迎来“全面复苏”。

“不要惊慌”?这句话听起来很熟悉,不是吗?每次市场出现危机,总会有官员出来说这句话。但实际上,这种空洞的安慰,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投资者需要的是具体的措施,而不是口头上的承诺。

当然,Navarro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股市暴跌之后,往往会出现反弹。如果你能承受风险,坚持持有,或许真的能等到“全面复苏”的那一天。但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熬过漫长的熊市,等到黎明的到来呢?更何况,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抄底,很可能血本无归。

总之,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我们普通投资者能做的,就是保持警惕,谨慎投资。不要被官员的安慰所迷惑,也不要被市场的恐慌所吓倒。只有保持理性,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ETH、SOL跌破底裤:抄底?逃命?加密市场的至暗时刻?

巨鲸出逃,信仰崩塌?以太坊的未来在哪里?

别跟我说什么“价值投资”,在恐慌情绪面前,一切价值都成了狗屁!以太坊和Solana这两大加密货币的领头羊,接连创下一年新低。ETH/BTC汇率更是跌破0.02,直接打回2020年“312”的水平。这还不够惨烈?

更让人心寒的是链上数据:以太坊持仓巨鲸(持仓量>10000枚ETH)数量,自2月份以来竟然下降了10%!这说明什么?说明连那些曾经对以太坊充满信心的巨鲸,都开始动摇了,都在抛售离场!
币圈血崩!特朗普关税镰刀,割向你的信仰!
那些还在嘴硬的“E卫兵”们,你们的心真的不会痛吗?

面对这样的市场,我只想问一句:以太坊的未来在哪里?DeFi的光环已经褪去,NFT也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除了炒作概念,以太坊还有什么真正的价值?难道真的要靠Layer2来拯救世界?

乐观抄底派:逆势而动的勇者,还是飞蛾扑火的傻瓜?

当然,市场永远不缺乐观主义者。总有人认为,暴跌是抄底的好机会。上周五,当比特币还在83000美元左右时,数字资产管理公司 21Shares 的加密投资专家 David Hernandez 就跳出来说,比特币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韧性,巩固了其在宏观经济压力时期作为对冲工具的地位。Web3 开发团队 7 Siblings 更是大手笔,在过去 10 小时内购买了 25,102 枚 ETH。

这些“抄底派”的逻辑很简单:市场恐慌过度,价格被低估,现在买入,将来必将获利。但问题是,他们真的了解市场吗?他们真的能预测未来吗?

在我看来,这些“抄底派”更像是飞蛾扑火的傻瓜。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在市场情绪如此低迷的情况下,贸然抄底,很可能被套牢,甚至血本无归。

悲观做空派:理性分析,还是过度恐慌?市场的寒冬何时结束?

与“抄底派”相反,还有一群“做空派”。他们认为,加密市场的熊市已经来临,现在应该赶紧抛售,甚至做空,才能保住自己的财富。

Greek.live 宏观研究员 Adam 就指出,社区普遍持看空情绪,大多数交易者预期未来几周价格下跌。CryptoQuant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Ki Young Ju 更是直言,比特币牛市周期或已结束。

这些“做空派”的观点,基于对市场数据的理性分析。他们认为,目前的市场缺乏上涨动力,资本正在流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下跌。

在我看来,“做空派”的观点更加靠谱。虽然他们也可能受到过度恐慌的影响,但至少他们的分析有理有据,而不是盲目乐观。在市场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保持谨慎,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绝处逢生?量化宽松与特朗普回头:市场反转的希望在哪里?

Arthur Hayes的“热爱关税”论:是另辟蹊径,还是自欺欺人?

BitMEX 联创 Arthur Hayes 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BTC 持有者需要学会热爱关税!他认为,关税政策最终可能打破比特币与纳斯达克的关联,让比特币成为最纯粹的法币流动性“烟雾警报器”。

不得不说,Hayes的脑回路确实异于常人。在所有人都在痛骂关税的时候,他却跳出来说要热爱它。这种“反向思维”固然值得称赞,但他的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

我对此表示怀疑。诚然,关税政策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从而推高比特币的价格。但这种上涨,并非基于比特币本身的价值,而是基于法币的贬值。换句话说,比特币只是成为了一个“避险工具”,而不是真正的“价值储存”。更何况,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损害,远大于对比特币的潜在利好。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而支持损害整体利益的政策,这种做法无疑是短视的。

所以,Hayes的“热爱关税”论,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辞。他试图用一种看似新颖的观点,来掩盖市场面临的困境,并安慰那些持有比特币的人。

Cathie Wood的警告:特朗普的政治遗产,会成为市场救星吗?

Ark Invest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Cathie Wood 警告称,特朗普的新关税可能会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她认为,如果特朗普关心他的政治遗产,或者关心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那么,这场衰退可能会给他和美联储更多的自由来调整政策。

Wood的观点,将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了特朗普的政治考量上。她认为,如果特朗普意识到关税政策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利益,那么,他可能会被迫改变政策,从而拯救市场。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政治家的首要目标是保住自己的权力。如果一项政策威胁到他们的权力,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放弃。

但问题是,特朗普是一个非常难以预测的人。他经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定,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所以,将市场的希望寄托在特朗普身上,无疑是一种冒险的行为。也许他真的会为了政治利益而改变政策,但也许他会一意孤行,将市场推向更深的深渊。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并做好最坏的打算。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