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IPO熱潮:淘金熱中「賣鏟人」的投資機會

加密貨幣IPO:淘金熱中的賣鏟人?

華爾街的新寵:加密貨幣公司IPO熱潮

在Circle(CRCL.US)和Bullish(BLSH.US)成功上市後,加密貨幣領域正迎來新一輪IPO熱潮。這波熱潮簡直就像是西部淘金熱,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到底加密貨幣是真材實料的革命性技術,還是世紀大騙局?這問題可能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領域確實蘊藏著巨大的財富機會,就像是深不見底的金礦。

別只盯著比特幣:基礎設施才是金礦?

雖然比特幣和以太坊等主流數位資產已經創造了驚人的漲幅,但投資那些為這波熱潮提供基礎設施的企業,或許能帶來更豐厚的回報。想想看,在淘金熱中,真正賺大錢的往往不是那些埋頭挖金的礦工,而是那些賣鏟子、牛仔褲和提供餐飲服務的人。這種「賣鏟人」的商業模式,在加密貨幣領域同樣適用。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美國淘金熱的啟示

這讓人想起美國淘金熱時期「賣鏟子」的商業智慧。在這方面,Robinhood(HOOD.US)和Coinbase(COIN.US)堪稱典範。這兩家行業龍頭在2021年上市後曾歷經數年低迷,但隨著交易投機寒冬的結束,其股價已分別飆升475%和312%。這簡直是鹹魚翻身的最佳案例,也證明了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錯失恐懼症(FOMO)蔓延:政策與估值雙重推動

這種驚人表現引發了加密貨幣和金融科技行業的FOMO(錯失恐懼症)情緒。再加上共和黨主導的美國政府推出一系列親加密貨幣政策,以及數位資產估值屢創新高,越來越多的加密企業正湧向華爾街。這已經催生了今年最令人矚目的幾輪暴漲行情。市場瀰漫著一股「再不上車就來不及了」的氣氛,讓人既興奮又不安。

Circle與Bullish:領頭羊的示範效應

以USDC發行商Circle為例,上市以來漲幅超400%。無獨有偶,上週剛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及媒體公司Bullish股價幾乎翻倍,再次印證市場對加密IPO的旺盛需求。這兩家公司的成功上市,無疑為其他加密企業樹立了榜樣,也讓投資者看到了這個領域的巨大潛力。但這波熱潮究竟能持續多久?這仍然是個未知數。

潛力股點名:誰是下一個爆發點?

Grayscale:ETF背後的推手

若非這家全球最大數位資產管理公司的努力,比特幣和以太坊ETF的誕生可能還要等待數年。其推出的Grayscale Bitcoin Trust(GBTC)和Grayscale Ethereum Trust(ETHE)開創了華爾街配置加密貨幣資產的先河。早在傳統資管巨頭關注該領域前,這些產品就為投資者提供了現貨敞口。Grayscale就像是加密貨幣ETF的先驅,為華爾街打開了通往數位資產的大門。但這扇門背後,是天堂還是地獄?這就見仁見智了。

目前管理規模超過300億美元的Grayscale,計劃憑藉旗下各類加密產品產生的穩定管理費收入登陸華爾街。5月中旬消息顯示,該公司已秘密提交IPO申請。這一步棋,究竟是為了擴大版圖,還是為了收割更多韭菜?讓我們拭目以待。

Gemini:Winklevoss兄弟的加密貨幣帝國

儘管與Facebook創始失之交臂,Winklevoss兄弟卻利用和解金在加密貨幣領域打造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生意。他們的故事簡直比電影情節還精彩!

在十年前斥資百萬美元購買比特幣並嘗試推出「Winklevoss Bitcoin Fund」未果後,這對雙胞胎轉而創建了自己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從最初的挫折,到如今的成就,這對兄弟的毅力令人敬佩。

如今Gemini已成長為頭部中心化交易所之一。鑒於Circle的強勁表現,它成為首批宣佈IPO計劃的加密企業並不意外。2021年11月最近一輪融資時,加密貨幣正值歷史高位,當時71億美元的估值或成其IPO定價基準。Gemini的上市,無疑將為加密貨幣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但這劑強心針,究竟是興奮劑還是毒藥?

BitGo:加密貨幣託管巨頭的野心

這家加密貨幣託管巨頭也加入了華爾街上市競逐。其當前託管資產超過60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託管機構之一,直接為交易所、資產管理公司及其他企業提供服務,業務範圍不僅包括資產託管與安全保障,還涵蓋質押、交易、借貸等券商服務。BitGo就像是加密貨幣世界的銀行,掌握著大量的數位資產。

過去一年,BitGo資產管理規模近乎翻倍的增長,昭示著其已做好公開市場準備。不過,除了2023年8月7.5億美元的估值外,在其秘密IPO申請公開前,目前尚未有更多消息傳出。BitGo的上市,是否會引發新一輪的託管熱潮?這仍然是個謎。

投資加密貨幣IPO:穩賺不賠的策略?

高風險高回報:當前市場的挑戰

在美股與加密貨幣市場同處歷史高位的當下,很難斷言任何投資絕對安全。這句話聽起來很老套,但卻是血淋淋的事實。畢竟,市場永遠充滿變數,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無歸。

短線vs.長線:投資策略大不同

對於有意參與這些IPO的投資者而言,在新股上市時或許能抓住「首日暴漲」和後續樂觀情緒帶來的機會。Robinhood和SoFi等券商甚至允許投資者以發行價認購股份。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就像是天上掉餡餅,但要小心被餡餅砸暈。

而對長期持有者來說,必須仔細審視企業財務狀況——儘管多數數據尚未公開。這需要具備一定的財務分析能力,並且能夠穿透迷霧,看清企業的真實價值。

風險提示:切勿盲目跟風

因此,如果堅信加密市場的黃金期仍在未來,且這些公司基本面強勁,投資其IPO或許合理。但必須清醒認識:這個善變的市場從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確定性。投資有風險,入場需謹慎。切勿盲目跟風,否則很可能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