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12月19日公布的2024年10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增长,减持潮蔓延全球。多个主要国家,包括中国、日本等,均在10月减持了美债,这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和美元走势的广泛关注。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刷新2009年以来新低
报告显示,中国10月减持美债119亿美元,总持仓规模降至7601亿美元,创下2009年2月以来新低。这是中国连续第四个月减持美债,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虽然外汇储备有所上升,但持续减持美债的举动仍值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减持美债后,中国央行11月增加了黄金储备,这被部分解读为对冲风险和多元化储备的策略。
日本减持美债,与汇率干预有关
日本10月减持美债206亿美元,降至1.1027万亿美元,为过去七个月内的第六次减持。自2019年6月持仓超越中国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日本持续减持美债的举动,与其在外汇市场上干预日元以支撑汇率的行动密切相关。
其他国家减持美债,全球趋势显现
除中国和日本外,英国、开曼群岛、加拿大、比利时、瑞士等多个国家也于10月减持了美债。这表明减持美债的趋势并非个例,而是全球性的现象。只有卢森堡、爱尔兰和法国等少数国家增加了美债持有量。总体而言,10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从9月份的8.6729万亿美元减少至8.5955万亿美元。
美联储降息与美债收益率上升的矛盾
美债减持潮的出现,与美联储降息后美债价格下跌以及收益率上升密切相关。CreativePlanning首席市场策略师Charlie Bilello指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首次降息后大幅上升,这与以往降息周期的情况大相径庭。
市场预期与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市场对特朗普胜选及可能实施的促进增长政策和关税政策的预期,也加剧了美债抛压。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通胀上升,从而影响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进而影响美债的吸引力。此外,地缘政治因素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投资者寻求多元化投资,减少对美债的依赖。
总结与展望
全球减持美债的趋势反映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复杂变化的局面。这不仅与美国的货币政策有关,还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美债市场走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持续关注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外汇储备调整策略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对于理解这一趋势至关重要。同时,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及美国经济基本面变化,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发展等因素对美债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