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Top 15公司首次全部盈利,大厂业绩回暖,带动薪酬激励政策发生显著变化。过去“阳光普照”式的年终奖模式逐渐被“精准滴灌”取代,企业更注重对高绩效员工的激励,以增强内部活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京东将年终奖分为固定和目标两部分,高绩效员工最高可获得8倍月薪,体现了“结果第一”的导向;部分业务小组甚至获得了超50倍月薪的奖金。此外,京东还实施了多轮涨薪,最终目标是达到26薪。字节跳动则调整了年终激励方式,将现金奖励与绩效期权结合,并对高绩效员工增发期权,提升了激励力度,但这种方式也引发了员工对于现金流减少和与公司绑定程度增加的讨论。

除了年终奖,股票和期权也曾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工具,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其价值波动增大,“现金为王”成为员工的普遍诉求。腾讯将年终服务奖平均分摊到12个月工资中,阿里巴巴则将股权激励调整为“股权+长期现金”组合,并加快股权归属速度,以提高员工的现金流和稳定性。

大厂在经历了增长放缓和内部调整后,正尝试重建员工信心,通过更精细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激发员工活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推动公司发展。 目前这些政策的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