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养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即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养老需求,涵盖养老金管理、银发经济融资、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以及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等。
意见中设定了2028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提出16项重点举措,旨在支持不同人群的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并构建长效机制。
与发达国家侧重于养老金管理和保值增值不同,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挑战,养老产业尚待发展,因此,中国的养老金融内涵和外延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
意见强调要增强年轻群体的养老意识,培育公众养老金融理念,提高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要加快培育投资顾问团队,提供专业咨询和规划服务,并开发更具吸引力、兼顾稳健性和收益性的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需求。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该意见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在养老产业金融领域扩大信贷投放,在养老服务金融领域提供综合养老金融咨询服务等。此外,获得养老金第一支柱托管和投资管理资格的机构也可能扩容。
专家建议,金融机构应着眼长远发展,构建完善的养老金融体系,开发养老金新产品和新产业,并配合财政、税务及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政策,共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养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