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上市药企丽珠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并计提1.7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其中开发支出减值损失9242.5万元主要源于PD-1项目的终止。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格局以及研发风险的广泛关注。

丽珠集团的PD-1项目历时八年,于2016年首次提交临床试验申请,2017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然而,在国内外竞争对手相继上市PD-1药物后,丽珠集团的项目进展缓慢,最终未能成功进入市场。2018年至2021年间,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康宁杰瑞等公司相继推出PD-1/PD-L1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公司凭借更快的研发速度、更强的市场推广能力以及更广泛的适应症获得市场先机,而丽珠集团的PD-1项目则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

丽珠集团此次计提减值准备,不仅反映了其在PD-1项目上的研发投入损失,更体现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竞争的残酷性。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较高的研发风险。许多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面临技术瓶颈、市场竞争加剧、资金压力等挑战。

丽珠集团的案例为其他生物医药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需要在研发过程中注重市场调研,精准定位,有效控制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同时也要做好风险管理,避免因研发失败造成重大损失。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然而,行业竞争的加剧也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研发模式和资源配置的思考。在研发投入巨大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研发成功率,如何有效配置资源,如何规避风险,都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或许,未来的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合作研发、开放创新等模式,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丽珠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90.82亿元,同比下降5.94%;归母净利润16.73亿元,同比增长4.44%;扣非净利润16.31亿元,同比增长3.51%。虽然PD-1项目终止对公司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整体业绩依然保持增长,这表明公司在其他领域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丽珠集团PD-1项目的终止是市场竞争加剧和研发风险并存的缩影,值得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认真反思和借鉴。未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提升研发效率,加强风险管理,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