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中国理财网发布第六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新增4只产品,将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只数提升至30只。此举在扩充产品选择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的深入思考。
此次新增产品均为每日开放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其中3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1只为投资优先股的混合类产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理财子公司凭借母银行的广泛客户基础、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成熟的理财顾问队伍,以及在债券和非标投资方面的长期经验和风控能力,在养老金投资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发展养老理财产品能够充分发挥银行理财的优势,健全我国养老第三支柱,缓解养老压力,并促进理财子公司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
然而,个人养老金市场也面临“开户热、缴存冷”的问题。部分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率低于投资者预期,账户内可投资产品丰富度不足,账户封闭期较长、流动性差等因素都影响了投资者的缴费意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种类和数量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
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新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提出优化产品供给,丰富产品种类,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长期养老需求的金融产品。
尽管理财类产品在个人养老金市场中具有安全稳健、客户覆盖广等优势,但其数量仍相对较少。未来,需要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
针对居民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配置问题,专家建议应从自身养老需求出发,根据投资理财能力、风险偏好和可投资资金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养老基金和养老理财具有一定风险,但收益潜力更高;特定养老储蓄和国债风险较低;养老保险则应重点考察保障水平。
总而言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扩容是积极的信号,但仍需持续关注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类型,优化产品供给,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居民的养老需求,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健康发展。未来,区块链技术在个人养老金领域的应用也值得关注,它可以提升账户管理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优化资金流转效率,并为养老金的跨境转移和全球配置提供新的可能性。这将为个人养老金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