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修订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将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比上限由50%提升至80%。这一政策调整本意是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释放更多额度。然而,多只美元债互认基金在内地开放申购后迅速售罄,再次暂停销售,凸显出内地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巨大需求。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约有37只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其中债券基金尤其抢手。部分基金在开放申购后短短几天内即达到销售上限,例如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摩根国际债券基金等。

虽然新规提高了内地销售占比,但香港互认基金的内地和境外销售规模比例是固定的。此前比例为1:1,新规后调整为4:1,理论上可释放约1500亿元额度。然而,由于境外销售规模受限,整体规模仍然不足以满足激增的内地需求。

一位香港基金公司负责人指出,要突破额度限制,关键在于扩大境外销售规模。只有提升境外认可度和销售业绩,才能按比例提高内地销售额度。这需要基金管理人在全球或亚太地区的资产管理能力和业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才能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

总而言之,虽然新规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但目前互认基金的额度限制依然是制约因素,提升境外销售规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作者 Ludwi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